分节阅读 101(2/2)
王文这是在舍身取义
相当于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也许这就是标兵应该做的吧
听到王文的话,方秀丽被气的不轻,说道,“我是来采访的,不是来静坐的”
王文听见后,也不高兴了,停下手中的笔,皱着眉头看着堆满的女人说道,“我刚才在楼下就已经说了,我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可你偏要跟着,现在怎么怨起我来了而且,你不是说了吗你只站着,你不说话。你看看你现在,难道非的让你站着才行吗”
“你”
“你们记者采访,我不反对,但也不能破坏医生的正常工作。我们干的可都是治病救人的活儿。你一说话,我就会分心,病历就会写错,以后还怎么对病人进行治疗来心外科的人都是剩下半条命的人。你说出了人命谁负责你”
方秀丽眼睛瞪的跟夜明珠一样,她知道这事是她理亏,所以强忍着心中的怒气,看着王文问道,“那么王医生,我请问一下,你什么时候能够写完病历,带我去病房采访这事你们张主任可以答应过我的”
“这就不一定了,如果没人打扰,半个小时,四五十分钟,差不多就能写完”王文说道,“你先坐等着吧如果不想等,就先回去,明天再来采访也行对了,你自己最好不要单独去采访,因为住进我们这里的人不是要进行手术的,就是刚刚手术过的。情绪波动对他们的身体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出现什么情况,这个责任谁都负责不起。”
“那你明天还上班吗”方秀丽想了想问道。
“白天上班,晚上加班,明天再上,你想累死我啊”王文说道。
“那我就再等等,反正我有的是时间”方秀丽说道,然后从包里面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
王文听见后微微一愣,他本以为对方会等不及离开的,谁想到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是跟他较上劲儿了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 根本问题
第一百四十三章 根本问题
办公室内,王文低着头,手中的笔尖在本子上哗哗作响。偶尔他也会扭动几下脖子,缓解一下颈椎,捎带着瞥一眼坐在对面看书的省台记者方秀丽。
已经过去四十分钟了,对方仍然坐在那里看书,也不知道书里面写的是什么故事,这么的吸引人,竟然会让她忘记今晚留下来的目的。
王文本来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拖延时间,让对方知难而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拒绝人的方法。可是眼睁睁的看着对方竟然比他坐的还稳,王文就知道想让对方知难而退是肯定不可能的。女人的难缠和执着超过了他的想象,还真有点儿死缠烂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思。
这种敬业精神,和对新闻真相的探求精神,是非常值得人赞扬的。王文就经常会看到一些记者不顾危险,深入虎穴的新闻报道。被人跟踪,遭受威胁,棍棒相加等等等等。以前还以为这是记者给记者美化,现在看来,一点儿不假。
只是当这种精神降落在他的身上的时候,他就敬佩不起来了,更不要说赞扬了。
王文又写了几分钟,总算把手里的几份病历写完了。他现在也不奢望对方会离开了,而是希望苗丽丽她们能够在这段时间内,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别在露出马脚。
“啪”
王文把病历夹合好,放到一旁的桌子上。
听见声音之后,方秀丽缓缓的抬起头,她这次并没有说话,而是询问的看向王文,似乎是在问:工作完了吗
方秀丽的眼睛很犀利,所以对于她心中的意思也表达的十分的准确,让王文一碰到她的眼睛,就知道她想说的话。
王文看了看时间,八点半了,这个时间在医院并不算早,许多病人都已经睡觉了。想了想,王文也找不出来再耽搁的理由,就冲着对方点了点头,说道,“我正好要去查房,跟我走吧”
“好”
听见王文的话,方秀丽立即干脆的说道,然后把书合了起来,放回包里。
王文拿着病历本走出了办公室,方秀丽就跟在他身后。也许是时间不早的原故,走廊里并没有多少人,只看见一个病房外站着一个病人家属,拿着手机小声的打着电话。
王文并没有去离的最近的病房,而是在护士值班室那里绕了一圈,当看见站在外面的苗丽丽冲着他微微的笑了笑时,王文的心里就终于有了底,不动声色的拐了个弯,来到一个病房前。
“这个时间,大部分病人都已经休息,所以在看见休息的病人时,不要打扰他们。如果有病人还醒着,你可以采访,但尽量要降低声音,不饶打扰其他的病人休息。明白吗”王文回头对身后的方秀丽说道。
“明白”方秀丽点了点头。
王文推门走了进去,病房里面有四个床,两个已经休息了,还有两个有家属陪着,小声的说这话。
心外科毕竟是靠手术治疗的,并不像内科那样全靠药物。所以早上在开过会之后,以前在药品上做的手脚基本上都已经收敛了,全部按照正常的程序走,没有加药,也没有乱开检查单,风口浪尖上,大家都在避免那些不必要的事。
先前方秀丽已经对心外科的病房进行过暗访,但只暗访了其中一个病房,就被王文发现了。所以现在再次进去病房,方秀丽的眼睛立即就盯上了还没休息的病人。在看了王文一眼之后,就向病人走了过去。
“你好,打扰你们休息了”方秀丽在走到其中一个病人以及家属身边后礼貌的说道,“我是省电视台的记者,可以跟你们聊几个问题吗”暗访不行,只能表明身份来明访。
“省电视台的记者”病人和家属愣了愣,问道,“你想聊什么”
“其实是这样的。为了给人民降低医疗负担,发改委已于昨晚宣布降低许多药品的药价。我想聊一下,你们对这次药品降价有什么看法”方秀丽问道,同时手中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多了一支录音笔。
“药品降价,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病人家属听见方秀丽的话后说道,“只是这几年,都降了十几次了,可是哪次都没有感觉,忽悠人一样”
他的话一说完,旁边的女人伸手轻轻的推了这个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