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姝破局:幽冥玉佩之谜 > 第1章 新帝登基

第1章 新帝登基(1/2)

目录

这天,我站在太和殿的丹陛下,看着他撩起衣摆迈上玉阶的样子,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当年在冰棺里那个苍白的身影。那时的他,紧闭着双眼,脸色比冰雪还要晶莹,仿佛一触即碎的琉璃。而现在,他站在百官面前,身姿挺拔如松,眉心的朱砂痣红得刺眼,那颜色,竟和女学员锁骨上的莲花烙印一模一样,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神秘与威严。

“苏卿。”

他唤我的声音很轻,像一片羽毛轻轻落在心湖上,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太和殿,满朝文武都听见了。我连忙整理了一下官服的下摆,撩衣跪下。低头的瞬间,我瞥见了地砖上自己的影子 —— 那影子比父亲当年站在这个位置时矮了半头,显得有些单薄。但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腰间那块 “丞相印” 的分量,丝毫不比父亲当年的轻。冰冷的玉石贴着肌肤,仿佛在时刻提醒着我肩上的责任,那是苏家世代传承的使命,是天下苍生的期盼。

第一位女官出列时,朝堂上响起一片整齐的抽气声。那丫头 —— 现在该叫她周若璃了 —— 捧着奏折的手稳得很,仿佛已经做过千百遍这样的事。她身上的官服是新制的,青色的料子上绣着精致的云纹,袖口处还偷偷绣着一朵小小的金线莲,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那是她独有的小记号。新帝接过奏折时,她趁着低头的功夫,偷偷冲我眨了下左眼 —— 这个俏皮的动作,和当年我们在书院一起逃课时,她给我打暗号的样子一模一样,瞬间让我紧绷的心弦松动了几分,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江湖门派......” 新帝念到奏折上的这条时,站在殿柱后面的楚汐突然打了个响亮的喷嚏。她新研制的 “清心散” 味道实在太冲,那股混合着薄荷和艾草的辛辣气味,顺着风飘到了前面,熏得站在最前排的礼部尚书直揉鼻子。那老顽固,一辈子都守着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老规矩,之前周若璃被封为女官时,他还在朝堂上哭天抢地,说什么 “牝鸡司晨,国之大忌”,现在倒好,看见女官就跟看见洪水猛兽似的,一个劲儿地往后缩,生怕沾染上半分 “女子气”。

我强忍着笑意,低头看着自己的朝靴。靴底的花纹是新刻的,刻着象征着清正廉明的獬豸图案,那是父亲当年亲手为我设计的。记得小时候,我总爱偷偷穿父亲的官靴,拖着沉重的鞋子在书房里跑来跑去,父亲从不生气,只是笑着说:“瑶儿以后要穿上属于自己的官靴,站在这里,替为父,替天下百姓说话。” 如今,我真的站在了这里,才明白这双靴子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官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责任。

新帝的声音还在继续,平和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正在宣读对江湖门派的招安政策,条理清晰,句句切中要害。我忍不住抬头看了他一眼,阳光透过太和殿的雕花窗棂,洒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他不再是那个需要我们拼尽全力去唤醒的沉睡者,也不是那个在寒潭边手足无措的少年,他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帝王,眼神里的坚定和从容,让我想起了先帝当年治理天下的模样。

“苏相以为,此事可行?” 新帝突然将目光投向我,眼神里带着询问。

我深吸一口气,朗声道:“陛下圣明。江湖门派虽多有不羁,但其中亦有不少忠肝义胆之士。若能以怀柔之策招安,加以规范引导,既能避免江湖纷争扰乱民生,又能为朝廷增添助力,实乃两全其美之策。”

我的话音刚落,朝堂上立刻响起了一片附和之声。那些曾经对我这个女相颇有微词的老臣,此刻也纷纷点头称是。我知道,他们不是信服我,而是信服新帝的决策,信服我们在寒潭边一同创下的功绩。想起那些在寒潭边浴血奋战的日夜,想起沈砚之冻得发紫的手指,想起林婉清断裂的软剑,想起楚汐熬得通红的双眼,还有周若璃肩上那道深可见骨的伤口,我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又带着一丝酸涩。

“既如此,” 新帝微微一笑,将奏折递给身边的太监,“此事便交由苏相和周女官共同督办。”

“臣(臣女)遵旨!” 我和周若璃同时叩首,声音清脆而坚定。

退朝的时候,周若璃凑到我身边,偷偷拽了拽我的袖子:“苏相大人,晚上要不要去喝一杯?我知道城南新开了家酒馆,他们家的桂花酿味道绝了,跟当年我们偷喝的那坛有得一拼。”

我无奈地摇摇头:“你啊,都成女官了,还是改不了这爱喝酒的毛病。别忘了,我们还有正事要办。”

“知道啦,” 她吐了吐舌头,眼睛却亮得像星星,“不过说真的,苏瑶,你看现在这朝堂,多有意思。有新帝这样的明君,有我们这些‘不守规矩’的女官,还有那些被气得吹胡子瞪眼的老顽固,这日子可比在书院里有意思多了。”

我看着她飞扬的眉眼,心里也跟着亮堂起来。是啊,日子确实不一样了。那些曾经笼罩在我们头顶的阴霾,那些潜藏在黑暗中的阴谋,那些流淌在宫廷和江湖间的鲜血,似乎都随着新帝的登基,渐渐沉淀了下去。阳光终于穿透了云层,照在了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也照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走到金水桥边时,楚汐正蹲在桥栏旁,拿着一个小瓷瓶往里面装什么东西。看见我们过来,她抬起头,脸上沾了点白色的粉末,像只调皮的小花猫。“你们看,我新改良的‘清心散’,味道淡了不少,效果却更好了。” 她献宝似的把瓷瓶递过来,“刚才在朝堂上试了试,礼部尚书那老东西虽然还是在揉鼻子,但至少没像上次那样,直接把茶水喷到前面大臣的背上。”

周若璃接过瓷瓶,打开闻了闻,立刻皱起了眉头:“还是有点冲啊,楚汐,你能不能研制点香粉之类的?女孩子家,总带着这些药粉,多煞风景。”

“你懂什么,” 楚汐抢回瓷瓶,宝贝似的揣进怀里,“这叫实用!等哪天你被那些江湖门派的迷药放倒了,就知道我这‘清心散’的好了。”

我们三个说说笑笑地走着,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地的碎金子。路过御花园的时候,看见几个小太监正在修剪花枝,他们手里拿着的剪刀,还是当年林婉清特意让人打造的,又轻又快,特别好用。想起林婉清,我不由得问:“婉清呢?怎么没在朝堂上看见她?”

“她啊,” 周若璃撇撇嘴,“说是受不了朝堂上那股子沉闷的气,一早就带着禁军去城外巡查了。还说什么,要给新帝的登基大典,扫清最后一点‘不干净’的东西。”

楚汐也点点头:“我早上出门的时候,看见她带着人往西山方向去了,说是那边最近不太太平,有几个猎户说看到了可疑的人影,像是幽冥教的余孽。”

我的心微微一沉。幽冥教虽然已经被我们击溃,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难保还有一些漏网之鱼,躲在暗处伺机而动。新帝登基,正是人心浮动的时候,若是被他们抓住机会兴风作浪,后果不堪设想。

“要不要派人去支援她?” 我有些担心地问。

周若璃拍了拍我的肩膀,安慰道:“放心吧,婉清的功夫你还不知道吗?就算遇到几个小喽啰,也能轻松搞定。再说了,她带的禁军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装备精良,对付那些残兵败将,绰绰有余。”

楚汐也附和道:“是啊,而且她临走前还拿走了我给她的‘迷魂散’和‘痒痒粉’,说是要让那些余孽尝尝厉害。估计现在,那些人已经在地上哭着喊着求饶了。”

话虽如此,我心里还是有些放不下。林婉清虽然武艺高强,但性子太急,有时候容易冲动。希望她这次能多加小心,别出什么岔子。

回到丞相府的时候,管家已经在门口等了很久了。看见我回来,他连忙迎上来,手里捧着一堆帖子:“大人,这些都是各府送来的贺帖,还有一些江湖门派的拜帖,说是想在新帝登基之际,前来恭贺。”

我接过帖子,大致翻了翻,大多是一些客套话。但其中有几张拜帖,署名是一些之前和幽冥教有过牵连的门派,这就让我不得不提高警惕了。“这些拜帖先放着,” 我对管家说,“告诉他们,近日朝廷事务繁忙,改日再另行安排时间接见。”

“是,大人。” 管家恭敬地应着,又递过来一封密信,“还有这个,是沈大人派人送来的,说是加急信件,让您务必亲自过目。”

我心里一动,沈砚之自从上次在寒潭边伤愈后,就被新帝派去江南巡查水患了,算算时间,也该回来了。我接过密信,拆开一看,上面的字迹刚劲有力,正是沈砚之的手笔。信上写着,江南的水患已经基本控制住,但在清理河道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物品,像是某种祭祀用的法器,上面刻着的纹路,和当年幽冥教祭祀时用的很像。他怀疑,幽冥教的余孽可能已经流窜到了江南,正在暗中策划着什么。

看完信,我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北方有林婉清追查的可疑人影,南方有沈砚之发现的祭祀法器,再加上朝堂上提到的江湖门派动向,这一切难道只是巧合吗?还是说,有一只无形的手,正在暗中操控着这一切,想要在新帝登基的关键时刻,掀起一场新的风暴?

周若璃和楚汐也凑过来看了信,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看来,我们还是高兴得太早了。” 周若璃的语气凝重起来,“这些幽冥教的余孽,还真是阴魂不散啊。”

楚汐也沉声道:“而且他们这次的动作,比之前更加隐蔽,也更加诡异。祭祀法器?他们想干什么?难道还想搞什么血祭不成?”

我把密信折好,放进怀里:“不管他们想干什么,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新帝登基,天下初定,我们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