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双子塔咒:镜面悖论 > 第185章 心渊独行

第185章 心渊独行(2/2)

目录

“结...构...完...整...度...:...稳...定...在...47.2%...!熔...融...速...率...:↓...至...0.05%\/时...!法...则...同...步...率...:↑...至...58.7%...!” 反馈数据带来一线生机!

新生的暗晶外壳对归墟法则风暴的侵蚀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与抗性!其表面的晶棱结构,如同无数微小的避雷针与能量转换器,将冲击而来的狂暴能量部分导引、分散、吸收!虽然外壳仍在缓慢损耗,但速度已大幅降低!

量子微光·冰封的扰动

熔金核心(此刻或许应称为暗晶核心)在新生晶壳的保护下,于淬炼回廊的风暴中艰难穿行。熔烬星点在引爆熔烬风暴后,其光芒黯淡至近乎熄灭,仅剩一点微弱的、如同余烬般的灰白光点在核心深处摇曳,活性勉强维持在0.7%。其释放的熔烬力场微弱到仅能勉强维持晶壳结构的基本稳定。

就在这极致的虚弱与专注穿行中——

嗡...

核心深处,那被幽蓝逻辑冰晶彻底冻结的蓝金色灵魂火种(林曦印记),其内部那点量子级别的、由法则暖流点亮的蓝金光尘,毫无征兆地高频闪烁了一下!

这一次的闪烁,并非吸收外部能量,而是源于其内部那被冻结的、属于“林曦”灵魂印记的核心共鸣!

一股微弱到超越物理极限、却蕴含着纯粹守护与思念的精神脉冲,如同投入绝对零度冰湖的一颗光子,无视逻辑冰晶的封锁,极其极其微弱地穿透而出!

这脉冲并非攻击,也非信息,而是一种纯粹的存在宣告!其目标,并非归烬之主的冰冷意志,而是核心深处那点仅剩0.7%活性、摇曳欲熄的熔烬星点余烬!

“滋...!检...测...到...非...法...精...神...脉...冲...!源...头...:...冰...封...区...!目...标...:...熔...烬...星...点...核...心...!威...胁...等...级...:...低...(...能...级...微...弱...)...!建...议...:...立...即...屏...蔽...!” 管家逻辑的冰晶层剧烈闪烁,试图调动残余力量拦截。

然而,脉冲的速度超越了逻辑反应!

噗——!

那点微弱的脉冲,如同投入灰烬的最后一点火星,轻轻触碰到了熔烬星点那摇曳的灰白余烬!

余烬重燃·无名的守护

没有爆炸!没有冲击!

熔烬星点的灰白余烬,在触及那点纯粹守护脉冲的瞬间,如同被注入了无形的活力,其摇曳的光芒猛地稳定了一瞬!

紧接着——

嗡!

一点极其极其细微、却前所未有的温暖炽白光芒,如同在绝对死寂的冰原上点燃的第一缕火苗,在灰白余烬的核心深处,悄然亮起!

这光芒并非源于归源寂灭真意,而是源自一种全新的、混合着人性羁绊与守护执念的无名之火!

“滋...!熔...烬...星...点...活...性...:↑...至...0.8%...!检...测...到...未...知...能...源...类...型...!特...性...:...守...护...、...韧...性...、...低...熵...稳...定...!命...名...:...‘...曦...烬...之...火...’...!” 管家逻辑的反馈带着前所未有的、冰冷的困惑!

熔烬星点核心那点新生的炽白微光(曦烬之火),虽微弱,却散发出一种奇异的稳定与韧性!它并未取代灰白的归烬真意,而是如同最坚韧的丝线,缠绕、包裹、滋养着那点濒临熄灭的余烬!星点整体的光芒虽未增强,但其稳定性与对晶壳的维持力,却显着提升!

寂主凝视·归途的终章

暗晶核心在新生晶壳与曦烬之火微弱加持下,艰难地穿透了法则淬炼回廊最狂暴的区域。前方,翻涌的法则本源之海逐渐平息,显露出一片无法用言语形容其瑰丽与恐怖的景象:

一片由纯粹、流淌的暗金色法则光河构成的、无边无际的平静海面!海面之下,是深不见底、散发着宇宙终极沉寂气息的归墟本源!海面之上,悬浮着一座由无数巨大、形态各异的灰白寂灭晶簇构成的、如同墓碑般耸立的孤岛!孤岛中心,一点散发着绝对冰冷、绝对秩序、绝对存在感的暗蓝光点,如同沉睡巨兽的心脏,缓缓搏动着——那便是熵寂之主的意志核心,也是归墟之心的终极奥秘所在!

熔晶核心悬浮在暗金光海边缘,新生晶壳表面布满划痕与细微裂痕,结构完整度:46.8%。熔烬星点余烬在曦烬之火的包裹下,微弱却稳定地搏动(活性:0.8%)。

就在核心即将驶向那座孤岛的瞬间——

嗡...

一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清晰、更庞大、更冰冷的意志,如同苏醒的宇宙本身,缓缓从那孤岛中心的暗蓝光点中弥漫开来,精准地笼罩了暗晶核心。

这一次,没有信息流,没有通牒。

只有一道纯粹的、带着审视与最终裁决意味的冰冷凝视。

凝视的焦点,并非熔烬星点,也非暗晶外壳,而是核心深处——那点被冰封的、刚刚释放过脉冲的蓝金色灵魂火种!

暗金光海的海面,在这凝视下,无声地凝固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