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求存之道(1/2)
几个响马头子相互看了看,都哈哈大笑起来。
响马头子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凌郎君说笑了,俺们哪敢劫你啊!俺叫程达,历城县人,祖籍东阿县,祖上在唐朝开国时还当过大官儿,后来俺这一枝阴差阳错的,就留在了山东。如今这天下连年打仗,今天是汉,明天是周,百姓日子没法过,俺们也是走投无路,才靠着祖上传下来的一套耍板斧的武艺,在这高唐城外做点儿没本钱的买卖。”
他顿了顿,又热情地说道:“今天能遇到大哥,真是三生有幸!俺们的银马庄离这儿不远,大哥要是不嫌弃,一定要去庄上盘桓几日!到时候俺把山东地面上的绿林朋友都召集过来,让大家好好跟大哥认识认识!”
灵巧儿看着程达真诚的样子,又想起自己一路奔波,终于快回到中原腹地,心里涌起一股归乡的亲切感,笑着点头:“既然程大哥这么热情,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不过我们还要赶去邢州,在庄上歇一晚,明日一早就走,免得耽误行程。”
“好!没问题!” 程达大喜过望,连忙招呼手下,“快!把火把灭了,别挡着凌郎君的路!咱们前面带路,去银马庄!”
响马们连忙熄灭手里的火把,纷纷退到路边,给灵巧儿的队伍让出一条路。之前烧起来的芦苇丛已经渐渐熄灭,只剩下袅袅青烟。灵巧儿带着队伍,跟着程达等人,朝着银马庄的方向走去 —— 一场剑拔弩张的对峙,最终竟以这样的方式收场,连妙言和熊津公主都看得目瞪口呆,这江湖的规矩,还真是奇妙。
夜色如墨,田埂小路两旁的庄稼在风里沙沙作响。程达引着灵巧儿一行人前行,身后的响马们早已没了先前拦路时的凶悍,一个个垂手而立,连走路都放轻了脚步,有几个眼尖的,还主动上前帮着牵起马缰,态度恭顺得像换了拨人。
妙言和熊津公主并肩骑在马上,看着身边这些前一刻还举刀喊杀、此刻却温顺如绵羊的汉子,脸上满是新奇。熊津公主轻声对妙言感叹:“这中原的‘江湖’,倒比高丽的朝堂直白多了 —— 前一秒还剑拔弩张,后一秒就能称兄道弟,真是奇怪。” 妙言笑着点头,眼里也藏着几分赞同。
灭世之雪依旧是那副冷冰冰的模样,只是握着断刀 “鎏御” 的手指松了些,不再绷得发白。可她的眼神依旧锐利,像鹰隼般扫视着四周的黑暗 —— 自小听门中师长说绿林人多是心狠手辣之辈,即便此刻能感受到这群人的义气,她也不敢全然放下戒备,毕竟在宫廷里见惯了笑脸下的刀光剑影。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山脚下忽然亮起一片火光,一座夯土围墙的院落渐渐清晰,墙头插着的火把映得 “银马庄” 三个大字的木牌格外醒目。程达转过身,拱手笑道:“凌大哥,这就是俺们的银马庄。对外俺们都称是庄子里的员外,可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俺们没什么正经营生,多半也猜得到俺们做的是啥买卖。庄子不算小,就是粗陋了些,你可别嫌弃。”
灵巧儿翻身下马,抬眼打量着庄院 —— 院门大开,里面已经涌出来十几个汉子,个个身材魁梧,腰间都挎着刀,见程达带着一群陌生人回来,先是愣了愣,随即交头接耳,显然在猜测这些人的来历。她见程达眼神真诚,不似作伪,便也拱手还礼:“程大哥客气了!乱世之中,能有这样一处遮风挡雨的安身之所,已是天大的福气。再说,有这么大的庄子,谁敢说程大哥没有营生?哈哈哈!”
这话逗得程达哈哈大笑,他转身对着庄院里的汉子们高声喊道:“兄弟们!快备酒备菜!今天有贵客临门 —— 打破太原城、灭了伪汉的凌鍫凌郎君,来咱们庄上做客了!”
“啥?是那个灭了伪汉的凌郎君?”
“传闻里说他力能扛鼎,怎么看着这么清瘦,跟个书生似的?”
“凌郎君,你打太原城的时候,真能一个人杀几十个人?”
庄院里瞬间炸开了锅,汉子们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眼里满是好奇与敬佩。灵巧儿被围在中间,却丝毫不怯场,哈哈一笑:“诸位兄弟可别信那些传闻,都是旁人夸大了!你们看我这身子骨,哪能上战场拼杀?太原城是我身后这些弟兄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我不过是在旁边出了些鬼点子,当个狗头军师罢了。”
汉子们这才注意到,眼前的凌郎君看着不过十五六岁,眉眼间带着几分少年人的清爽,可说话时的气度,却既有文人的从容,又有贵人的洒脱。确认她就是传说中的凌鍫后,众人顿时欢呼起来,簇拥着她往正厅走去,连之前的拘谨都少了大半。
程达一边引着路,一边吩咐手下:“把马牵去后院好好喂着,再给三位娘子收拾三间厢房,让侍女好生伺候!” 不多时,正厅里的桌椅就摆好了,烤肉的香气、烈酒的醇香很快弥漫开来,桌上还摆着几碟农家小菜,虽不精致,却透着股实在。
程达端起酒碗,站起身,声音洪亮:“凌郎君,俺们都是粗人,没什么好东西招待你,这碗酒,俺先敬你!一是谢你不怪罪俺们之前的冒犯,二是佩服你打伪汉、杀辽狗的本事!”
灵巧儿也端起酒碗,和他 “哐当” 一碰,仰头一饮而尽,抹了抹嘴笑道:“程大哥太客气了!不打不相识嘛,哪有什么怪罪的道理?实不相瞒,我们金鍫社也不是什么名门正派,成立没多长时间,就跟伯爵府打了两三仗,最后还讹了他们不少窑厂。咱们都是在这乱世里讨生活,既然认了朋友,之前那点过节,就当是出门兜了个风,不值一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