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长安普通学校不普通(2/2)
“太上皇,带大家进去吧。
“你现在是教导主任,这学校的日常可是要教导主任管的。”
“哈哈,好。
“诸位,请。”
李渊也觉得新奇,换个身份确实人精神了很多。
老师还有李世民等人鱼贯而入,地上全都铺的是光滑石板,两边都是大树。
刚一进门,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亮堂,宽敞。
“这。。。还是你这校长来介绍吧,我是完全看不懂。”
李渊也傻眼,这地方怎么这么多的空地,这合理么,建筑比想象中要少。
“那好吧。
“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里就是学校的主体,大家一定会觉得这建筑分布非常不合理是吧。
“看着东一座,西一座,好长一段路没有建筑,走一段路又建筑很多。
“这种造型,看着相当没有美感是啊。”
所有人都点点头,这点显而易见,这种建筑风格和大唐流行的风格可谓是格格不入。
“这么一说确实,不过既然先生主动提出来,那自然是有其道理才是。”
“确实。
“首先,这里是学校。
“我们的老师中马周勉强算是儒生,其他人都不是。
“那教授就不能只是说,比如李淳风,他教学就需要各种开阔的地方,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看到。
“只有这样,才能具体感受,这叫言传身教。
“再比如李春,他要教学生桥梁知识,除了说起码要有地方来修建来展示才行。
“因为这些原因,校园需要大量的留白才行。
“我们学校教授的思维方式和真正动手的能力,所以建筑太过密集显然不行。
“出于实际考量,留下大量的空地用来使用。”
所有人都点点头,确实。
要是地方小,想要施展就非常难。
“再看,房子之所以设计的彼此之间比较远,那是因为为了避免互相影响。
“有人学水利,有人学桥梁。
“距离太近,互相就会影响。
“距离远一点,彼此不影响,小范围还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团体氛围。
“而且这些建筑可不是随意建造的。
“每一个都是最方便他们教学的地方,比如学桥梁的和水利的区域,是在河边。
“学气象的就不能是平地,有高高低低的土丘。
“这样每个人都能在最合适的范围教学和学习,我还在周围预设了很多空地。
“等有学生入学,那就意味着总是有学生进进出出。
“每一次毕业,最优秀的那个学生就可以把自己的作品留下,这些空地就是为他们准备。
“能在学校留下作品,说明在这一行他已经做到了最强,是一种鼓励。
“后来者看到这些作品就知道自己的目标,努力留下更好的作品。
“竞争,尤其是良性的竞争,非常有必要。
“这,就是看到的建筑整体的思路。
“一切都是实际为主,当然,如果是建筑学的学生,他们可以申请为学校规划。
“我们的原则,数据结合实际。
“说再多没用,拿东西出来。
“那东西出来没用,因为存在偶然,你再把数据拿出来。
“两者兼具,才是我们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