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这么爱李泰?可以废太子再立(1/2)
王皓说完,李世民一家人四脸懵逼。
就连李承乾都有点懵逼,自己最好?
被表扬的李承乾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作为太子只要自己做点什么换来的不是批评就是被规劝。
作为太子,居然能受到表扬?这是存在的么?
“怎么,有什么不对么?”
“朕觉得应该是泰儿最好才是,承乾写的最认真,可却是最慢,行文也没有泰儿的有文采。”
对于李世民的这话王皓丝毫不觉得有什么意外,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在二十一世界都非常普遍,何况这是七世纪的最强男人。
“如果比文采,那是越王。
“可我看的不是文章,太子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吟诗作赋,那是陈后主干的事。
“陛下也说了越王完成的最快,蜀王心态明显受到了影响,所以草草完成。
“可太子没有,太子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东西,以自己的思想。
“作为一个储君将来是要当皇帝的,皇帝要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要是谁都能影响到他的主观判断,那不是善于纳谏,那是毫无主见。
“这种情况下,一个臣子一个建议,每个人都能影响到皇帝,那朝令夕改,这天下还能管理么。
“判断一件事,要从出发点判断。
“我让太子和两位大王写的初衷是看看他们对于这件事的自我看法,而不是比谁有文采,谁写得快写得好。
“所以我判断的标准自然是谁的看法更好,而不是关注次重点。
“而且我认为太子还有一点做的很好,那就是不赶时间。
“作为太子,思维方式可能一直会影响到以后,花时间慎重考虑是非常重要的。
“治国,本就不是灵机一动和赶时间。
“隋炀帝不是愚笨之人,可总是浮于表面,作为皇帝他要做的就是制定天下方针,而不是搞行为艺术。
“西征吐谷浑,这是好事。
“作为皇帝要做的是派遣有能力的将士,准备好足够的粮草,准备最好的军械。
“而不是自己劳师动众跨过黄河去西平郡,在金山搞围猎,然后又一路走一路大搞演习。
“吐谷浑被灭,是隋朝整体的军队优势。
“可是这一战他花费的超过了三倍还多,之后又抱着同样儿戏的心态出兵突厥又被困在雁门。
“之后三征高句丽,完全就是在赌气,后两次已经和战争无关了,纯粹就是他自己觉得心里不舒服。
“古来昏君很多,孙皓和杨广是闪耀在昏君之巅。
“太子此举行事稳重,一个急躁冒进,好大喜功又极端自恋加心态容易崩溃的例子就在眼前。
“陛下更应该为太子的稳重不被外物干扰而高兴才是,而不是沾沾自喜觉得应该是越王赢了。
“越王赢了什么?快就好么,那隋炀帝西巡和北狩、征高句丽挖运河是不是也值得大书特书?因为在位短短时间全都做了。
“王亥被杀,商人从上甲微开始积蓄力量,一直到武王汤才鼎定天下是不是全都应该被批评?
“公亶父毅然决然带着煮族人离开祖地豳地来到周原重新开始,再经过王季、文王三代人的经营,直到武王才剪商成功,又经过周公二次剪商和周公践奄才算是天下归周。
“看似四代人,实际上五代人才完成剪商立周大业,按照陛下的意思这慢的已经没边,不但不能被称颂还要被贬低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