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正道的光(1/2)
刘禅一愣,看向赵云,这两人之前对战,难道开启过嘲讽模式?
“哎呀呀,张将军,我并无此意呀!”
赵云顿时慌了,忙解释道:“我先前之言,也是想劝将军弃暗投明。”
张郃却是头也不回:“若世子不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此事免谈。”
这是想找台阶下,还是故意离间我君臣关系?
刘禅示意赵云不必着急,给出了和于禁一样的答案:“张将军,你本就是汉臣啊!”
“嗯?”张郃半转身:“此话怎讲?”
刘禅道:“将军当年响应朝廷号召,随韩文节镇压黄巾,韩馥本袁氏门生,让冀州于袁绍,将军也是身不由己照令行事。而袁绍用人不明,又被小人构陷,另投明主亦非将军之过,当时曹贼野心未彰,名拖汉相,将军本意不也是为朝廷效命……”
张郃闻言,竟情不自禁地点头,好像……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
“如今曹丕篡汉、天下离心,将军弃暗投明,实因不忘初心,牢记兴汉使命也!”
刘禅走到张郃面前:“今汉室将兴,将军若能助我父王北定中原,待功成之日,将军便是矢志不渝,为汉室奔走的忠臣良将……”
见张郃神色变化,刘禅缓缓道:“将军所效忠的乃是这大汉朝廷,而非某个诸侯。这才是真正的微子去殷、韩信归汉啊!”
“嘶——”张郃倒吸一口冷气,再次认真打量着刘禅,沉吟良久,忽然转向赵云:“赵子龙,你怎么看?”
“这个……”赵云早见过阿斗的口才,正为他又说服张郃高兴,突然被他一问,顿时有些紧张。
这可是收服名将的关键时刻,可不能拖了世子后腿。
“想昔日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匹夫之勇,高览徒有虚名,唯将儁乂文武双全,奈何始终不得展翅。汉中王举贤任能,世子求才若渴,必能让将军一展所长,将来与我一同饮马黄河收复河北,衣锦还乡,岂不美哉?”
“此言壮哉!”张郃眼中重新有了光彩,点头道:“某本乃大汉之臣,从未变节,何来背主之谈?”
刘禅一席话,让他仿佛看到了正道的光,前方就是一条康庄大道。
正要拜倒,忽然脸色微变:“不过……”
“将军不必为家眷担忧!”刘禅笑道:“这也是我为何要秘密接见将军的原因。”
“张郃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张郃不由心生感激,又疑惑道:“然我若不能以身示人,如何为朝廷效命?”
刘禅笑道:“我常听子龙叔说过将军与麹义大败白马义从之事,将军训练的大戟士可是骑兵克星。我准备将此军加以改进,交给将军训练,三年时间足以从容安置家人了。”
张郃吃了一惊,问道:“世子可知……那大戟士需选七尺以上的河北壮士,配备青铜重甲,手持丈二铜戟,戟首还需用铁铸造?”
“这有何难?”刘禅淡淡一笑:“我不但为将军改良玄铁重甲,配备铁戟大盾,还要配备连弩,就在这丹阳遴选壮士,绝对比麹义的先登军更强悍。”
“嘶——这……”张郃猛地瞪大眼睛,跪拜在地:“某愿为匡扶汉室肝脑涂地,舍身为国,虽死无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