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竹脉初探(2/2)
他想到了山谷中的竹子。竹子中空,韧性好,是天然的导水管。林羽迅速回到地面,在山洞周围寻找合适的竹子。他砍下几根粗壮的竹子,将其截断成合适的长度,然后将竹节打通。
回到地下,林羽小心翼翼地用竹筒插入岩隙。他调整竹筒的角度,让竹筒的末端正好对准石缝中的渗水点。
“滴答……滴答……”
水滴顺着竹筒流淌而下,汇集到竹筒的另一端。林羽在竹筒下方放置了一个陶罐,水滴源源不断地流入陶罐中。
虽然水量微弱,但稳定。他估算了一下,即使水量很小,但一天下来,也足够他饮用。这对他来说,比任何外界的支援都来得更可靠。他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地下水源。
他将这次“竹脉初探”的引水方式,包括“林羽用竹筒插入岩隙导水(水量微弱但稳定)”的创新策略,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利用自然资源,是他在末世中生存的根本。
然而,这个看似完美的水源也存在一个问题。
林羽发现,竹筒虽然坚韧,但在潮湿的地下环境中,却易腐。几天后,竹筒的内壁就开始变质发霉,甚至出现裂缝。这意味着,竹筒无法长期使用,会影响水质,甚至导致引水失败。
为了确保水源的持续稳定和水质的纯净,他必须每日更换竹筒。这虽然增加了他的工作量,但林羽并不在意。他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要确保水源的安全。这再次体现了他坚守“不依赖外界”的生存底线,通过劳动和智慧来解决生存难题。
他将这次“竹脉初探”所面临的问题,包括“问题:竹筒易腐,需每日更换”的挑战,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知道,在末世中,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他必须时刻准备着应对新的挑战。
这次在挖掘地下暗河时意外发现天然石缝,并利用竹筒引水的事件,标志着林羽在“外界冲击”阶段,对污染威胁的应对策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成功地找到了一个未受外部污染的稳定水源,进一步强化了山洞的生存能力。虽然竹筒易腐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坚守“不依赖外界”的生存底线,反而促使他更加精进自己的生存技能。对地下水脉的发现,也为后续章节他如何利用这些地下资源,以及如何应对“银穹城”带来的外部威胁埋下了伏笔。
林羽并未因此而自满。他知道,虽然水源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银穹城”的威胁依然存在。他开始思考,他是否应该进一步扩大地下水源的引流?他是否应该寻找更耐用的材料来替代竹筒?他甚至想到了,他应该如何隐藏这个地下水源,以防被外部势力发现。他对“竹脉初探”的深入探索,也预示着他将在“外界冲击”的道路上,不断精进和突破,以应对末世中无尽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