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成炮灰后和反派he了 > 第356章 西南急报

第356章 西南急报(1/2)

目录

送走燕沐,顾昭也不得闲,要主持春耕,还要监督科考,生产和建设要抓,教育也同样是重点,经济上去了,教育却要拖后腿的话,尧昌府的发展也只会是昙花一现,等他离开后又会打回原形。

县学和府学是顾昭目前要抓的重点,里面的学生有的是一心求功名的,也有的只是滥竽充数,顾昭整顿之后将那些混日子的全部踢掉了,又整理了自己带来的一批书送过去,供里面的学生作参考,还有他当年求学时所作的笔记,当然都是手抄本。

这里的县学府学不说与江南文思书院相比了,就是比起庆凌府的府学都相差了一大截,藏书更是惨不忍睹,顾昭的书一送过去便被学生和教谕争抢着借阅,后来顾昭又写信给宋泽,让宋泽帮忙从翰林院里弄来不少书填充进去。

顾昭还挤出时间去府学给那些学生上课,但这样的时间并不多,每十日能挤出半天就算好事了,后来每到这样的日子,聚在府学里的学生是最多的,不少还是从的课他们才会后悔不叠,这地界上,谁的学问能超过被圣上钦点为探花郎的顾昭?

春耕之时,顾昭号召百姓开荒种由府衙提供的向日葵,凡是栽种的,待收成后可由府衙统一收回。

若是旁的官员放出这样的公告,百姓只会远远地避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这是他们的知府大人,因为知府大人,这个熬过了寒冷的冬日,少冻死多少百姓和牲口。

如今府衙对田地的买卖管得很严,可并不干涉百姓在指定的地点开荒,且开荒后头三年免税,三年后税收也比其他地来得低,因而有不少百姓将自家地里种上粮食后,还去开荒种橡胶草,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橡胶草种出来,就不可能赔本卖不出去,没看橡胶作坊的生意那么好,年后来尧昌府的商队越来越多了。

这回顾昭号召大家开荒种向日葵,百姓第一个反应那是肯定跟着知府大人走,然后才互相询问那向日葵究竟是什么东西,难道又是跟橡胶草一样的作物?

“我知道我知道,我听衙门里的人说,那向日葵是去年知府大人在房家的庄子里找到的一种作物,开的花是像太阳一样的花盘,还会跟着太阳转,所以知府大人叫它为向日葵,那几株向日葵知府大人可宝贝得很,说那是好东西。”

“知府大人说是好东西,那就肯定是好东西。”

“当家的,咱家今年要开几亩荒地?分别种多少橡胶草和向日葵?”

“这……”种橡胶草就是稳赚不赔的,这向日葵能赚多少大家都心里没数,但想想是知府大人号召的事,这当家男人咬咬牙说:“那就各种一半。”

“对了,我听衙门里的人说,这向日葵好活得很,连地头上和屋前屋后也能种,不过要能晒得到太阳。”

老百姓积极响应,就连阎家主也特地跑来问顾昭,这向日葵究竟有何用处,顾昭就说了两点,可作为吃食,也可用来榨油,于是阎家主决定划出一个庄子用来种向日葵。

幸好顾昭留的种子不少,再加上既然房吉信能弄到这种子,说明这种子外面也能弄得到,所以顾昭辗转着又从一些商队手里弄来了葵花籽,忙忙碌碌,这些种子全都育出苗,分发到种植户手中,将种植事宜也与他们分别说明。

有些商队见状好奇不已,纷纷猜测这向日葵究竟可以用来做什么,有的商队特地找来种子自己找人种,没看连橡胶草这种原来没有名字的野草,都能在顾昭手里玩出花样来,成为挣大钱的好东西,这向日葵虽然只是开的花好看,但指不定也能出奇制胜。

每个来尧昌府的商队,走大街上都感慨不已,每回来尧昌府,都会发现变化不小,放眼四周,这城里的风貌越来越好了。

“这尧昌府有了顾昭大人真是有福了,这城内一天一个样,如今新来的商队估计都想像不出以前的尧昌城是个什么模样。”

“是啊,顾大人顶顶厉害,能化腐朽为神奇,看看这互市开通后,互市上的好东西也流到这尧昌府内,吸引了多少商人前来,啧啧,你我不也是如此。”

“可不是,第一回 顾大人还亲自带队,后来虽然不带队了,可也要亲自过问的,而且是少有的清廉,一心扑在尧昌府的公事上。”

“别的官员会贪钱,可顾大人看不上这点钱啊,他想要钱的话,开多少作坊都不在话下,可如今开的那些作坊都是挂在官衙地步?所以这城内的商人只能老老实实地按照顾大人的规矩来办事,想使钱根本没门路可使,什么歪门邪道都行不通。”

如今来到尧昌府的商队商人数量,和以前相比翻了好几倍,这城内就连客栈都多了好几家,还有新开的酒楼饭馆,提供给那些外来客商。

江云虎匆匆进入衙门,带来了主子的信,信送到顾昭手里后又默默退了下去。

顾昭第一时间拆开信,快速看了一遍,待放下信后叹了口气,那燕肖还是动了啊,西南王人还在京城里,他却不顾及他父王的安危想要夺权了,他能不知道当这消息传去京城后,皇帝会不对西南王发雷霆之怒吗?

燕肖当然知道的,不过相比起西南王的性命,显然他更重视权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