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上中下三策(2/2)
只有一人除外,那就是聪慧敏锐的宋献策。
他隐约猜出了李自成此刻内心深处的想法,不过他并没有立马说出来。
屋内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之中。
半晌后,李自成缓缓的抬起头来,盯着宋献策,开口说道:“军师,为今之计,你可有何妙计,能让朕更为妥善的解决这次潼关之围呢?”
宋献策神色一动,他目光灼灼的盯着李自成的脸色,沉吟一下,开口说道:“陛下,臣有三策,分上中下。”
“首先,下策就是,陛下您率领我大顺军按兵不动,就在潼关关墙内守着,让大明的军队和关外的满清镶白旗大军厮杀,我等坐山观虎斗就行了,这样对我顺军将不会有任何损失!!此为下策!”
宋献策刚说完,刘宗敏就瞪大眼睛,忍不住瓮声瓮气的开口道:“啊?军师,不对吧?如此好计,仅仅只是下策??”
闻言,屋内众多顺军将领也是纷纷点头认同,看起来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面对刘宗敏等大顺多名将领的疑惑,宋献策耐心的解释道:“左都督,诸位将军,这就是下策!因为,明军先锋部队,在下料定,人数并不会很多,他们仅仅是能起到骚扰的作用,决定不了整个战役的走向,属于小打小闹,成不了多大的事。而且,关外的满清鞑子一旦决定撤退,凭那些明军先锋骑兵,是根本拦不住铁了心要走的满清鞑子,他们可以在大军护送下,从容撤回山西,不会受到多大的损失。我们若是按兵不动,期望他们两虎相争,那明军主力和满清鞑子是根本打不起来的。”
“而且关墙之外,走了满清鞑子,又会迎来数目庞大的大明劲旅,这无异于刚走豺狼,又迎猛虎,对我大顺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
屋内众人听罢宋献策耐心的解释,皆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称是。
而坐在中间的李自成神色不变,他盯着宋献策开口说道:“那军师,中策和上策呢?你一并说出来吧!”
“是,陛下!”宋献策答应了一声,开口说道:“中策就是,积极联络关外大明的先锋军队,让我们潼关城内驻扎的顺军与西进而来的明军配合,尽量拖住关外撤退的满清鞑子,尽量多的杀伤他们的旗丁士卒,这样一来,关外的满清鞑子必然大败!此为中策!”
“那上策呢?”李自成此刻已经站了起来,开口催促道。
“陛下稍安勿躁,上策有一些冒险,不过收益巨大!”宋献策盯着李自成,口中缓缓说道:“上策就是,还是我大顺军领兵出关而去,既打满清鞑子,也进攻明军,最好是将明军这股先锋部队消灭在潼关之前,同时也对急于撤退的满清军队给与一定的打击,这样一来,若是得胜,那我大顺军既可以解了潼关之围,也可以拒明军于潼关之外,我大顺还是那个大顺,也不必成为明朝俯首称臣,做他的什么秦王了!”
此言一出,屋内一片寂静,大顺军将领纷纷目瞪口呆,没想到居然还能这么玩儿?
看着脸色阴晴不定的李自成,宋献策又补充了一句道:“当然,这中策和上策可以互相转变。如果陛下真的想当大明朝廷的秦王殿下,那臣刚才说的中策就是上策,只要陛下主动联络明军,我两军夹击之下,大败关外满清鞑子,那陛下凭借此功劳,可坐稳大明秦王的位置,再无人可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