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最后的希望(2/2)
当盒盖开启的瞬间,一股异香扑面而来。盒内铺着金丝锦缎,中央躺着一颗浑圆的丹药,表面流转着奇异的光晕,似金似玉,却又透着几分妖异的暗红。
朱翊渊的呼吸骤然急促,手指悬在丹药上方迟迟不敢触碰——这颗不知来历的丹药,真能成为挽救大明的转机?还是说,它本身就是个诅咒?
突然,养心殿的门被撞开,剧烈的震动让烛火熄灭。黑暗中,朱翊渊攥紧檀木盒,听见张诚带着哭腔的嘶喊:\"陛下!燕军已破朝阳门!\"
宫外传来震天的喊杀声,蒸汽机车的轰鸣混着百姓的哭嚎,如汹涌的潮水漫过宫墙。
月光下,朱翊渊最后看了眼殿内\"文治武功\"的匾额——匾额上的金漆早已剥落,露出底下腐烂的木质纹理。
他将檀木盒贴身藏好,踉跄着冲向宫门。脚下的金砖不知何时裂开了缝隙,缝隙里钻出几株枯黄的野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远处,燕军的蒸汽铁甲车喷吐着白雾逼近,车灯照亮了紫禁城斑驳的红墙,也照亮了朱翊渊苍白如纸的脸。
这一刻,他忽然想起幼年时读过的《寰宇通史》,想起承文皇帝朱雄英纵横四海的英姿,想起那个文明星火遍洒天下的辉煌时代。
而如今,这颗神秘的丹药,真能让垂垂老矣的大明,重燃希望的火种吗?
终南山的寒风裹挟着雪粒,如刀割般刮过朱翊渊的面颊。
他攥着檀木盒,沿着山道踉跄前行,终于在云雾深处见到那座道观。
斑驳的\"玄机观\"匾额在风中吱呀作响,铜铃摇晃出的声音,竟与儿时乾清宫檐角的风铃声隐隐相似。
推开道观大门,满地积尘中散落着半卷《天工开物》,朱笔批注的字迹早已褪色。
\"陛下终于来了。\"沙哑的声音从殿内传来,白发老道拄着青铜鹤首杖缓步而出,鹤氅上的云纹暗合大明军旗样式。
老道浑浊的双眼扫过朱翊渊怀中的檀木盒,枯瘦的手指微微颤抖。
\"等了这么多年年,终于等到这一天。\"
未等朱翊渊开口,老道已转身走向供奉三清的神龛。他轻推神像,墙面轰然洞开,露出幽深的地道。
潮湿的霉味混着铁锈气息扑面而来,地道壁上的青铜灯台自动亮起幽蓝火焰,照亮两侧墙壁上斑驳的壁画——画中朱樉与袁天罡对坐饮酒,远处是蒸汽飞舟划破天际,藩国疆域上飘满绣着\"承文\"的旌旗。
\"秦王殿下留下遗训,\"老道的声音在地道中回荡,\"当盒子开启,大明血脉亲临,便是'潜龙计划'苏醒之时。\"
他枯槁的手指指向地道尽头,那里矗立着一座青铜巨门,门上蟠螭纹与檀木盒上的雕刻如出一辙。
朱翊渊走上前,将怀中丹药嵌入巨门凹槽,刹那间,无数齿轮转动的声响从地底传来,青铜门缓缓开启,刺眼的光芒中,他仿佛看见承文年间的郑和船队扬起风帆,听见尼罗河畔孩童诵读《三字经》的朗朗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