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宝钗重生记 > ☆、79得贵子,宝钗暗布阵 (11)

☆、79得贵子,宝钗暗布阵 (11)(2/2)

目录

宝钗醒过神,对着太后道:“太后一片仁慈之心,为后宫嫔御们着想。只是臣妾觉得女儿是上天注定的,太后也不必费心。”

“还是你孝顺,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些人只想着进宫伺候皇上,家里光耀门楣,自己也是享受着别人眼里的天上一般的日子。其实这里面的日子未必比外面那些种田农妇的日子过得舒服。可是这世界上哪有事事如愿的。贤德妃以前虽然有些小心思,只是还不讨厌。没想到她随着年纪的增长怎么越活越回去了?这几天水瑛可是有消息送来?”太后的眼光好像是一条波澜平缓的河流,一直从镂雕饿隔扇流淌过去,流向更远的地方。

宝钗经常把水瑛给自己的信里面一些讲南边风土的事情和太后说说,到底是自己抚养长大的孩子,太后还是很关心水瑛的消息的。

听着太后的话宝钗有些为难的说:“这几日南边并无消息送来,臣妾听着王妃说起过,大军已经开拔了,大战之前,想必是没时间写信的。好在有朝廷的战报,太后放心。”

太后叹口气:“我听着最近京城里面倒是歌舞升平的,不是娶媳妇就是办寿宴的,还有心思到庙里唱戏酬神。真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都过自己的小日子,那里还惦记着别人在外面呢。”太后虽然是看透世事的人,可是在水瑛的事情上太后和一般疼爱自己的孙子,不讲理的老奶奶一样。只要谁对着自己的孙子不好,就是坏人。

听着太后不满的口气,宝钗知道这次贾家真的太倒霉了,无辜躺枪。贾母未必愿意在这个时候酬神唱戏,无奈是元春的暗示和压力。王夫人做出来的事情足够被休掉了,可是按着规矩生了儿子和给公婆送终的媳妇是不能被休弃的,贾母给我王夫人一个体面地下台借口也是看在元春的面子上。只是时机不对,在太后的心里挂号了。

宝钗也不说话,只是拿着别的事情岔开,太后忽然想起什么叫人把惜春找来:“惜春丫头果然是个不错的,跟着如意馆的师傅学了才几天,这些师傅们都交口称赞的。她这几天画了一张泼墨山水,你来品评一下。只是还缺了题跋和配的诗。”

说着惜春带着个小宫女,小宫女的手上捧着个长盒子,里面是一张装裱好的画。正在太后和宝钗和惜春正在品评,忽然外面一阵喧哗。太后侧着耳朵听听,只见一个小内侍欢天喜地的跑进来,跪下来个给太后道喜:“恭喜太后,安郡王在南疆大捷,皇上欢喜的要给安郡王声晋升爵位,给将士们记功。”

宝钗没心情管水瑛的爵位是升还是降 ,她忍耐不住问道:“爷可安好?”

作者有话要说:小水要升官了。

103闻惊变,惜春反戈一击

太后笑指着宝钗说:“你是担心太多过了,水瑛自然是好好地。他只是个监军,断然不会长冲锋陷阵的。一个旱鸭子自然是没事的。”接着太后又仔细地问了前面的消息,那个小太监口齿伶俐,好像是倒豆子一般的把事情说了。

原来水瑛和将军们听了佟庆春的主意,商量了几天终于是想出来个瓮中捉鼈的法子。那些反叛们在好几个岛上占据地方,对着往来的船肆意打劫,还不准渔民过去打渔,甚至要割占海岛,自己占山为王的。水瑛的大军虽然人数众多,奈何船只和兵士们训练不及反叛们。一旦这些岛屿都全面开花打起来,自然是军力掣肘,无法互相呼应。

水瑛和将军们也不敢轻易出战,但是大军屯在这里一天粮饷花费无数,水瑛的头上压力很大。佟庆春说眼看着风季就要来了,一些小岛是不能抗住的大风大雨的,这些岛上的叛军只能离开,因为他们肯定在风季一般人是不会出海的,这些岛上即便是没有人坚守也不会官军上来的。这样一来叛军们都盘踞在一些大的岛屿上,官军们进攻的目标就会少了不少力量可以更集中了。

这以后大家商量个周全计划,朝廷的官军先封锁了海上的交通,那些小岛上的叛军只有很少的一些守军,很快的几个小岛上的叛军全被抓走了。因为台风季要来了,叛军把一些小岛上的人给撤到大岛上。水瑛的计划成功了第一步。

随着叛军越来越集中,官军的包围圈逐渐缩小,向着叛军的主要岛上围过来。官军们用蚕食战法,一个个的岛屿全被攻克了。最后只剩下一个比较大的岛屿上盘踞着叛军的主要力量在上面。这个时候海上的封锁已经很厉害了,什么东西都不能运上来,这些叛军在台风季过去的时候,已经是没了多少粮食和弹药了。

佟庆春叫几个一贯做走私的小船帮,悄悄地潜上岛去假意称要和他们做生意,这些人都已经是饿的没什么力气了,以前打劫的金银财宝,奇珍异宝也不能当成粮食吃,想着靠海吃海,悄悄的打渔自给自足。可是朝廷的军队简直把整个岛屿围得铁桶一般,这些人一出海就被大炮给轰回去了。小岛上一切物产有限,就是现种粮食也没用处。果真是杀头的买卖只要赚钱就能有人上门。这些叛军土著们饿的开出来高价,一升粮食换一升银子,拿着高价卖东西。于是这些预备发财的商人排除万难来了。

开始这些走私贩真是手眼通天,粮食很快的运来了,只是代价也是真大啊。不过这些银子都是抢来的,不是好来的,也就轻易的散出去。可是包饭没吃几天,粮食没了!人家走私贩子可是拿着命换钱的,你不能要求太多了。于是叛军们又给走私贩子们送信了,得到的消息是粮食有,的那是价钱要涨,一升粮食换两升银子,银子不够拿着珠宝和金子折算出来。还要现银,你别嫌贵还不打折。人家走私贩子的口号就是客户的要求就是我们的要求,但是价钱我们说了算。

正在岛上的叛军们苦逼无限的时候,来了一个呛行的,据说能打折给岛上送粮食。竞争机制就是好啊,没了垄断,叛军们仿佛看见了鸡腿白饭在眼前飞。他们立刻拿出来自己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家底换粮食去了。到了说好的时间,他们等来的不是送粮食的走私船,而是从天而降的官军。

对付这些饿的已经走路打晃的叛军,官军简直是切瓜砍菜一样,官军们也不用抓俘虏逼问金库了,这些金银财宝已经事先被搬出来摆的整整齐齐的。水瑛登上小岛,毫不客气的接收了。

一场战争下来皇帝和大臣的面子都有光彩,一来海疆大胜,杀鸡骇猴,皇帝宰了一只鸡 ,剩下的猴子们也都安静老实了,一个个的给朝廷打报告,要来朝贡。皇帝对着这些报告,一个冷冷的哼,这些南洋土著们腿肚子哆嗦半天。二来水祯和水瑛大大的出风头,水瑛在军队立面上的声望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忠顺王脸上放光,他一辈子两个嫡子,长子一定能继承自己的王位,只是小儿子水瑛以后怎么办?一碗水端平在王府似乎有些不可能,因为继承爵位的只能有一个人。可是现在呢,水瑛爵位升一级——安亲王!一门两个亲王,那是个什么感觉!王妃虽然也是欢喜,只是她更看重儿子的安全。

那天消息传来,在皇宫里面宝钗就接受了无数的祝贺,连着皇后都亲自来太后的长乐宫给太后道喜,又赏赐宝钗好些东西。宝钗带着水曦从太后的宫里辞出来,一路上她见到的全是笑脸和甜言蜜语,连着跟在身边送她们出去的小太监都变得趾高气昂走路生风了。

一直到了宫门口,早有忠顺王府上特别打发来的大轿子来接宝钗和水曦,来接她的竟然是王府的长史,宝钗有些诧异:“怎么是你亲自来了,这个时候想必是好些人都要上门,正是家里忙乱的时候。你巴巴的跑来他们接待不周慢待了亲戚们怎么办?”

长史对着一个千打下去:“回奶奶的话,奴才是奉王妃的命来的,王妃想曦哥儿了,请奶奶快些会去。奴才还要等着王爷出来,再回去呢。家里的事情都有大奶奶和王妃做主。”

宝钗知道忠顺王要和皇帝谢恩,还有好些话要说,她听着忙着道:“既然如此,你快点击去伺候王爷吧。”说着宝钗带着水曦上轿子回家了。

等着宝钗回家轿子直接到了大门前 ,只见大门洞开,一道道的门全都打开了,两边甬路上垂手整整齐齐站着两排家人。宝钗忙着叫人:“我们从东角门进去,等一会要来不少的人。你们都要打起精神,不要做出来些轻浮的举动叫人笑话咱们家没城府。”

轿子很快的转到了东角门进去了,下了轿子就有王妃身边的人过来:“王妃请二奶奶过去呢。”宝钗带着孩子进了上房,见着宝钗带着水曦进来,家人们都上来给宝钗道喜。连着邱氏都跟着打趣:“王妃来了,快来见礼!”说着作势要拜下来。慌得宝钗忙着拦着邱氏:“嫂子拿着我取笑!皇上还没下旨,再者嫂子是长辈,我是万万不能在嫂子面前轻狂的。”

王妃在上面笑道:“你看看我说的如何,我说宝丫头不是那样轻浮的人,你看如何。连着正门也不肯进来,你也是太小心谨慎了。”

宝钗忙着给王妃请安:“母亲夸我我可不敢当,正门岂是我能走的,没得折了我的福气。水曦给祖母请安。”水曦摇摇晃晃的站在那里,小脸绷着有模有样的对着王妃请安。看着孙子小大人的样子,王妃笑的眼睛眯起来:“快点来叫奶奶看看。那些规矩虽然要紧,只是孩子还小呢,整天闹的神鬼似地也把孩子给拘坏了。”水曦见着王妃对着他招手,扭头看看宝钗,见宝钗脸上的神色,他立刻是哼唧一声,一下子扑进了王妃的怀里:“奶奶,我今天好想你!”说着抱着王妃的腿磨蹭一下,四肢并用蹭蹭的爬到王妃的腿上,抱着脖子拿着脸蛋在王妃的脸上蹭着。

孩子细腻的肌肤和身上的奶香味,叫王妃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熨帖,她的心一下子变得柔软的不能再柔软了。亲亲水曦的脸蛋:“你在宫里见着太后了,还见谁了?都吃了什么东西?”

水曦眨巴圆圆的大眼睛,长长地睫毛忽闪忽闪的,一张小嘴巴巴的说着在宫里见了谁,吃了什么点心云云。王妃乐的合不上嘴,邱氏是在一边说:“这个小东西真招人喜欢,我家二哥儿虽然比你家阿曦大几个月,却是个嘴上笨的。现在还不能说清楚呢。”

宝钗笑着说:“大嫂子放心,我看着你家二哥儿是个有福气的,贵人语迟,将来是个有大造化的,我家这个整天闹着要去和二哥玩,什么都听二哥的。一句话比教养嬷嬷和我的一百句话都顶用呢。邱氏的小儿子继承了自己父亲的沉稳忠厚,水曦则是继承了父亲的活泼,两个孩子年纪相仿却能玩到一起。”

就在说话的功夫,就有不少的人上门道贺,王妃听着来客的名单皱一下眉头:“皇上的旨意还么下来呢,他们倒是好听见风就是雨了。你们出去和他们说劳动了,如今还都是传言,哪里能落实了?再者我家水瑛是个初出茅庐的小毛孩子,有些功劳也是将士们拼杀出来的,他不敢居功。他们带来的礼物还请拿回去,若是非要留下来的,就记下来名字,等着王爷回来定夺。”

一直到晚上人来人往的,中顺王府门前热热闹闹,好像是闹市一样。宝钗和水曦留在这里吃了晚饭,才回来。水瑛和大部队都在南边还没回来呢,皇帝已经和官员们商量着战后的种种事情。论功行赏,立功人员的名单拟出来,银子和官职要怎么分配。

宝钗回来,早有丫头婆子们迎接出来,见着这些人要给自己贺喜,宝钗忙着制止:“你们先别急着说这些面子上的话,把人都叫来我有事情吩咐。”家里的人见着宝钗脸色严肃,也不敢造次了。很快的家里的下人都集中到正房前面的院子里,黑压压的站了一地。

一时忽然见正房的门打开了,莺儿和碧柳两个扶着宝钗出来,小丫头们擡过来一张圈椅请宝钗坐下来。她眼神扫过整个院子,一瞬间整个院子鸦雀无声,连着呼吸声都仿佛听不见了。她缓缓地张嘴说话,清脆的声音仿佛是珍珠落在翠玉盘子,发出清冷的声音。

“虽然大军得胜,可是这些功劳也不是咱们一家的。这是皇上的洪福齐天,底下将士们拿着命挣出来的。在皇上的嘉奖旨意下来之前谁要是胡说些什么王爷的昏话,不用回我立刻撵出去。咱们家用不起这样轻浮的人。最近这些天没有事情的不准出门,谁和别人交头接耳的也是立刻撵出去!”宝钗一番制度下来,这些下人立刻收敛了娇矜之气,再也不敢肆意张扬了。

训诫了下人,宝钗回了房里,莺儿和碧柳见着天色晚了,道:“奶奶天色晚了,今天累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

宝钗这里看了孩子就休息了,一夜无话。第二天皇帝赏赐的旨意下来,两个带兵的将军各自升官,一个做了广州将军,一个调任湖南,都得了嘉奖和爵位。有功的军士们也是有了赏银和假期。水瑛本来能够得到亲王的爵位,可惜忠顺王在皇上跟前辞了,说水瑛年纪小,这场战争都是两位将军的功劳,和水瑛没什么直接关系。再者水瑛一下就是亲王了,这样太引人注目,容易引人嫉妒不说,对着水瑛年纪轻轻的也不是好事。将来再有了战功怎么办呢?皇帝见着见忠顺王言辞恳切,也就同意了。

水瑛没有做成亲王但是工资涨了,领亲王的俸禄,同时皇帝给水瑛升官了,京城内外的防务军队全给水瑛调遣。他成了侍卫内大臣,掌握着整个皇城和京城的一切风吹草动。因此看起来水瑛似乎没得到万人瞩目的亲王爵位,其实他的收益更丰厚。县官不如现管 ,在那个时代都是适用的。

宝钗在家里听见消息,心里却是一阵轻松,水瑛太年轻,少年得势更容易叫人嫉妒。饶是这样,这几天家里人来人往的,看着那些谄媚的面孔和奉承,宝钗终于明白了什么叫高处不胜寒。身处高位可不是底下看的那样舒服。看起来整天在绮罗丛之中,锦衣玉食,其实这些都要付出代价的。

正在宝钗每天计算着水瑛回来的路程和日期,这天小丫头忽然进来通报:“陈家大奶奶来了,说给奶奶贺喜来的。”黛玉自然和那些人不一样,宝钗听着黛玉来了有些微微的诧异。陈家给人的印象是一向不与权贵们过从甚密,在朝政上只是听皇上的意思,号称是不结党的。前几天消息水瑛册封亲王的消息甚嚣尘上,只有陈家没什么表示,更无上门送礼等事。这几天水瑛册封亲王的希望没了,来巴结的人少了不少,陈家的人怎么反而是来了?

宝钗心里思忖,一边出来迎接。黛玉如今是生活美满,和丈夫琴瑟和谐,全家上下都是和睦相处,日子过得如意,人也是精神了,加上身上的装扮和首饰都是极好的,远远一群丫头仆妇们簇拥着进来恍如神妃仙子。

“林妹妹怎么亲自来了?我还想着等着闲了请你过来坐坐,只是担心大奶奶事情多不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