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看来打得还不够疼(1/2)
信息时代,亚丁湾和索马里的战况第二天便传遍全球。欧洲联军惨败的消息不啻于一场超级风暴,席卷整个欧洲,震动各国高层。一时间,叫嚣扩大态势的有之,呼吁停战和谈的有之,谴责汉龙国幕后祸害的有之,建议向山姆表哥求援的也有之。
同样事件,欧洲沸沸扬扬,秦汉两国风平浪静,高层刻意保持低调,连嘉奖英雄,提拔主将的鼓舞士气盛事都悄然在内部进行,并未通报媒体。
彼时曾大帅正在视察水稻夏种工作。
大秦地处低纬度,蛮德勒以南农田基本一年三种。过去的一个月,大秦收获了跨年度的首季粮产,拜战火所赐,减产4成。第二季的夏种尤为重要,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可是形势万分严峻,每年夏种适逢旱季末期,缺水,往年借助完善的水利设施可以渡过难关,如今战火吞噬了一切,旱情疯狂肆虐,干涸千里,大地生烟。
锡塘谷地,曾大帅蹲在农田里,蹲在枯萎的秧苗之间,神色凝重。亚丁湾与索马里的两场胜利未能舒缓眉宇间的紧锁半分。
陪同在他身边的是农业部副部长、米高雄忧心忡忡道:“若再不采取有效措施,秋收至少减产7成。”
7成,还是得益于米部长的远见,保留了普通稻米种子,相比“隆平一号”高产稻种,普通种子更适合补种,且对水肥的需求更低。
曾大帅摇头,“我们连保证抽水机运作的柴油都不够。”山姆大叔阴险歹毒,把大秦境内所有的水库都炸塌了,河流干涸期间,农业用水只能靠地下水。然而地下采水对柴油的依赖严重。
说起柴油,米部长无可奈何,中央油田沦陷,炼油厂停产,库存有限的燃料优先补充军队,农业生产受到极大限制,上季的抢收就受到很大影响,因为这个至少损失数十万吨稻米。
“该死的山姆。”米部长咬牙切齿诅咒。
“你尽力就行,粮食缺口我来解决,”曾大帅站了起来,语气坚定,“熬过今年和明年就好。”
米部长点头,唯有寄望于战略储备粮食以及汉龙国的援助了。当然,他不知道曾大帅的底气来自暗中对暹罗国稻米的数百万吨收购,来自数百万吨阿根廷小麦。
“我们的日子难过,天竺人更难过。”
米高雄被曾大帅的无厘头一句弄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以然。
临走前,曾大帅拍拍他肩膀,“放心,我尽量给你匀出一部份柴油。好好干。”
“是!”
听说有宝贵的柴油,米部长精神大振。
回指挥中心的陆上,苏梦柳将拟好的嘉奖草稿递给曾大帅签字。曾大帅匆匆扫一眼,爽快签下大名。
电文以他的名义发布,晋升军佑港驻军刘唐少将为中将,索马里基地山丹少校为少将,慰勉其再接再厉。
签完字,曾大帅不假思索说道:“联系凯子,请总理斡旋,准备与法国人和谈。”他嗅到了欧洲人的狼狈,看出了欧洲人的软肋。狼狈,因军佑港上的欧洲联军力量消失殆尽,汉龙国全面接管该港,已无再战可能,同时五百多名俘虏羁绊了法国人的脚步;软肋,欧洲并非铁板一块,各有利益,各有算盘,顺风时还好说,逆境时,漏洞百出。比如法国人看重亚丁湾,意大利人死盯索马里,兵分两路,以致于最后被各个击破。
但是,这都不是谈判的基础。只见曾大帅顿了顿,补充说道:“欢迎法意两国加入索马里沿海油气资源的投资行列。”刀光剑影,生灵涂炭,莫不是为了利益,欧洲人的动机与山姆大叔不一样,首先是地缘政治和油气资源,至于推翻大秦政权与否,那是白宫烦恼的事。现在的局势对欧洲联军极为不利,军佑港归属汉龙国铁板钉钉的事,封闭了想像空间,而索马里形势复杂,骑虎难下,如果此时能够分享索马里的油气资源,法意两国多半会顺坡下驴,见好就收。除非他们愿意到大秦本土来自残,为山姆表哥做嫁衣裳。
北京。谈判进行时,大秦,花旗与东道主。前两者为对手,后者为调停人。对手之间围绕俘虏交换的问题展开激烈争吵,互不相让,调停人则绞尽脑汁融化屡屡出现的僵局。
“没有,一个也没有。”花旗国军方代表、副防长克里赖皮拒绝了大秦三军副总司令龙凯旋将军的要求。
至此,秦方提出的三个条件全军尽墨。换俘的三个条件,第一,双方休战一个月;第二,盟军撤出汉中市;第三,重审俘虏名单,把大秦飞行员加进去。
龙凯旋怒了,拍案而起,“无耻!数十名飞行员在你们航母舰队周围跳伞,这是经过我们预警机确认的信号,难道还有假吗?”如果说前两条容许搁置,那么第三点绝无商量余地,营救空二师的飞行员是换俘的最主要目的。可是龙凯旋绝对想不到,对手耍起无赖,俘虏名单上找不到任何一个飞行员的名字。
“是的,据我们士兵报告,确实发现贵国的飞行员跳伞,”克里脸不改色,“不过,我们忙着自救,无暇顾及。”
铁了心抵赖。
“既然如此,我们没有必要再谈。”回复干脆。说着,招呼谈判班子撤走。
克里颇为意外,一直判断对方的底线是大秦民兵总司令白慕大中将,原来他们更注重有经验的飞行员。问题在这,若把那些飞行员释放了,无疑是给己方的航母埋下一颗定时炸弹,毕竟这些老鸟刷了一次攻击航母的经验值,威胁极大。
折腾了一个上午,首轮谈判交白券。
在谈判专家们离开会议厅时,汉龙国外交部部长黄毅拉住克里,两人在会议室里密谈了十数分钟。谈话内容不得而知,不过黄毅出来的时候脸色沉重。
中南海,黄毅向一号首长汇报工作。
“美国人态度坚决,否定了朝鲜半岛模式。”
一号首长抽着闷烟,良久,摁灭烟头,说:“好大的胃口,也不怕撑死了。”为了尽早结束大秦战争,消除危机,中央没少费心思,只是现实残酷,划线而治的构思完全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