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警钟(1/2)
从果敢特区去蛮德勒,空中直线距离四百多公里,但是缅北多山,走陆路需要绕行,最短的路途是走南线,取道蜡戎坐火车直达蛮德勒。
蜡戎是军镇,经过上次曾大帅蹂躏一番后,布防极严,从安全角度出发,曾大帅选择多走一段山路,在第二个站上火车。
战争的影响尚未消褪,火车上,每一节车厢里都有两名荷枪实弹的士兵。
火车又残又破,仿如疲惫的老牛发着吭哧声,吃力向前迈进,烧煤机车冒出的黑烟顺风从无遮掩的窗口飘进来,竹制的一排排坐椅上,蒙着一层灰土。乘客们熟视无睹,毫不介意用屁股在座位上留下个印痕。
曾大帅入乡随俗,与郝天赋,还有猎人王坐在紧挨餐车的一列车厢里。为避免引起过多关注,猎鹰行动队队员一共12人,分成四组,散布四个车厢。
高大威猛到哪都会引来关注,尤其是在缅国,从一开始,曾大帅就受到关注。
麻烦因此而来。
搜查!
多半是妒忌,两名猥琐的缅军士兵故意找茬,欲强行搜查曾大帅的行李箱。结果很让他们失望,行李箱内只有铁锤凿子与疑似矿石的石块。特殊物件怎会随身携带?在此之前,曾大帅已安排人将夜视望远镜与通讯耳麦托运到蛮德勒。
缅军士兵不甘心,抓起曾大帅的手掌,戳着他食指上的老茧大声质问。
“他是勘探工程师,整天拿锤子造成的。”猎人王傻笑着与缅国士兵解释,憨厚的表情实在让人无法产生怀疑情绪。拿枪之人的特征之一是食指上有老茧,可是,常年拿锤子也会造成相同效果。
缅军士兵恼羞成怒,一人踢翻行李箱,一人举枪托击倒忙着说情的猎人王,还一边叽里呱啦怪叫嚷着什么,曾大帅一点都听不懂。缅北少数民族林立,车厢内与缅语绝缘的人比比皆是,不值得大惊小怪。
见到三人仍不识好歹,缅军士兵拉动枪栓,黑压压的枪口指向曾大帅。气死大爷了,这年头出来走江湖的还这般不熟业务!
车厢内,人们开始慌乱躲避,唯恐受鱼池之殃。
紧张气氛骤起,曾大帅觉得情景似曾相识,电视电影中不经常有这样的场面吗?想通了就好办,食指指点着胸前的口袋。
俩缅军士兵一看,交流一下目光,一人会意上前,伸手探入口袋。
两百花旗元!
收获丰富。缅军士兵眉开眼笑,家乡的GDP今年注定要增长10%。
目的达到,检查以误会结束。再掏出两包香烟,于是匪里匪气的缅军士兵神奇变身为无所不谈的朋友。
缅国人办事效率不敢恭维,唯独侃大山指点江山方面无人敢与争锋。
什么蜡戎增加了一个重坦克营和一个重炮营,哪个司令又换了一个情妇,哪个师吃多少空饷等等,纷纷从他们嘴里爆出。这些对曾大帅而言多属旧闻,安插的无间早已上报,之前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重型坦克大炮听起来威猛可怖,实际作用恐吓大于实战,以缅军的运输能力,无法让它们越过缅北悲催的道路以及桥梁,将果敢特区纳入攻击范围,即使再来十倍也只有徒唤奈何的份。
然而,一场意外事件给他敲响了警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