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璃光倾国:清宫科技女皇传 > 第170章 商战再起

第170章 商战再起(2/2)

目录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议政殿内,檀香袅袅,算盘珠子的碰撞声有节奏地响起。林璃正与户部尚书鄂尔泰围在沙盘前,推演着税收政策。林璃用算筹在沙盘上仔细摆出江南丝绸产区,语气沉稳而有力:\"尚书大人,与其补贴生丝出口,不如对进口棉布加征三倍关税。\" 她展开《海关税则修订案》,案上的字迹工整清晰,\"用这些税收在扬州设立丝绸检验局,凡是按新工序生产的绸缎,都加盖北斗纹火漆印 —— 洋人不是怕病菌吗?我们就给丝绸上 ' 户口 '。\"

鄂尔泰的手指轻轻划过税则上 \"女子织坊优先补贴\" 的条款,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去年黄河大堤上女官们奋力抢险的场景,他面露担忧:\"郡主,此举恐遭洋商抗议。\" \"让他们抗议!\" 林璃的笔尖重重落在 \"开拓中东市场\" 四字上,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绿萝卫传来消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喜欢苏州的宋锦,我们的船队下个月就从泉州出发。\"

当东印度公司的棉布在江南遭遇三倍关税的重击时,威廉?史密斯正悠闲地在巴达维亚的商馆里品鉴新到的波斯地毯。突然,一名荷兰商人神色慌张地闯入,打破了这份宁静:\"威廉,清国的绸缎在巴士拉卖疯了!他们的商队带着瓷器和茶叶,用丝绸换来了波斯战马!\"

威廉手中的雪茄 \"啪嗒\" 一声掉在地毯上,烧焦的气味迅速弥漫开来,与他脸上的恐慌交织在一起。他难以置信地喊道:\"不可能!我们封锁了马六甲海峡......\" \"可他们走的是巽他海峡,\" 商人递上缴获的商队凭证,凭证上北斗纹军旗的印记清晰可见,\"每艘船都挂着北斗纹军旗,护送的神机营士兵用的是燧发枪。\"

在泉州港的码头上,林璃看着最后一箱宋锦装上福船。卫琳琅递来的账本显示,新增的二十七个中东商队订单,不仅抵消了东南亚的损失,还让生丝价格回升两成。她忽然注意到船头站着的波斯商人,头戴的缠头布上绣着隐约的北斗纹 —— 那是天工院特制的防伪标识。

\"郡主,\" 苏锦捧着最新密报,\"陈茂才在广州被捕,他身上带着八爷党与洋商的联名契约。\" 林璃接过泛黄的羊皮纸,看着上面 \"事成后割让香港岛\" 的条款,忽然轻笑:\"通知军机处,把这份契约送给英国公使 —— 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商人在搞什么勾当。\"

秋风掠过苏州城时,染坊的蒸汽织机已开始轰鸣。卫琳琅站在新建成的丝绸检验局前,看着盖着北斗纹火漆印的绸缎被搬上马车,忽然想起在中央学院的课堂上,林璃说过的话:\"商业战场没有硝烟,但同样需要算筹与勇气。\"

深冬的紫禁城,雍正帝看着林璃呈上的《海外贸易损益表》,目光落在 \"奥斯曼帝国年购丝绸三十万匹\" 的记录上。帝王的朱笔悬在 \"设立泉州贸易司\" 的奏报上,忽然笑道:\"宁嘉,你这是用丝绸当枪炮,用商队当战舰?\"

\"陛下,\" 林璃望着殿外飘扬的北斗纹商旗,\"真正的商战,从来都是谋全局者胜。当我们的绸缎在波斯宫廷铺开,当我们的瓷器摆在奥斯曼的市集,那些试图打压我们的人会明白 —— 大清的商路,不是靠低价倾销,而是靠万千织户手中的梭子,和天下女子心中的经纬。\"

这场商战的余波,在春天化作江南的细雨。当威廉?史密斯的帆船再次驶入黄埔港时,看到的不再是惊慌的织户,而是挂着 \"皇家认证\" 铜牌的工坊,以及码头上等待装船的、绣着各国纹样的精美绸缎。他不知道的是,在天工院的地下室里,林璃正在调试最新的丝绸印染机,滚筒上雕刻的,是即将征服欧洲的缠枝莲纹与北斗星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