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经济腾飞(2/2)
京城的皇家证券交易所内,璟玥正在调试最新的 \"璇玑式\" 股票登记机。青铜滚筒转动间,每张股票凭证的右下角都会自动生成北斗纹防伪码,与持有者的掌纹信息绑定。\"徐大人,\" 她对正在核查账目的徐元瑞说,\"南洋华侨认购的‘橡胶种植股’,已占总股本的两成。\"
伦敦的《泰晤士报》驻京记者目睹了神奇的一幕:当波斯商人用金币购买 \"景德镇陶瓷科技股\",交易所的蒸汽计算机竟能当场算出金币的含纯量,并自动兑换成算筹币。\"这里的资本游戏,\" 记者在报道中写道,\"每一个环节都闪耀着算筹的智慧,就像他们的蒸汽机车,车轮碾过的不是铁轨,而是千年的商业文明。\"
最具象征意义的签约发生在天工院。当东印度公司代表在《科技入股协议》上按下手印,林璃将一套刻有中英双语的算筹递给对方:\"贵公司的茶叶种植园,今后将用上我们的蒸汽采茶机 —— 作为回报,朕要你们的锡兰红茶园,每十亩配套设立一所女子学堂。\"
首份《五年经济报告》摆在养心殿的御案上。陈墨竹的机械产量表显示,蒸汽机床年产量突破万台,其中三成出口至俄罗斯;徐元瑞的财税单注明,科技板块融资白银五百万两,相当于直隶三年的赋税;璟玥的医药报告则记载,改良后的牛痘疫苗已在蒙古草原扑灭天花疫情。
\"陛下,\" 卫琳琅指着军事经济地图,\"江南制造总局的铁甲舰产能,已能每月下水一艘。\" 她忽然压低声音,\"但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的伐木场,正在用我们的蒸汽锯砍伐兴安岭的松树。\" 林璃的算筹在舆图上划出红线:\"通知陈墨竹,给他们的蒸汽锯安装北斗定位芯片 —— 三个月后,那些锯子会自动停摆。\"
最动人的场景出现在徐州火车站。直隶棉农李大娘攥着 \"纺织机械股\" 的分红单,对站台上的女教师说:\"闺女,这红纸上的算筹纹,比俺们村的老槐树还结实。\" 她身后的蒸汽火车头,正喷吐着白烟驶向上海,车头上的鎏金算筹纹,在春日的阳光下格外耀眼。
紫禁城的观星台已改头换面,穹顶之下,青铜铸造的蒸汽地图徐徐转动。代表机械、化工、医药的三色光点在其上闪烁,宛如繁星点点,通过地下密布的铜管,与全国的工厂、港口、交易所相连,构筑起庞大的经济网络。林璃身着素色长袍,指尖轻抚中央的算筹控制杆,那控制杆表面刻满精密的纹路,每一道都代表着复杂的经济数据。随着她缓缓转动控制杆,代表上海自由贸易港的金色齿轮发出清脆的声响,开始加速转动。她忽然转头,目光落在一旁的马戛尔尼伯爵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先生,贵国的亚当?斯密若在此,会发现我们的经济学,是刻在算筹上的。\"
话音未落,陈墨竹急匆匆地抱着新制的《工业经济学》手稿闯入,脚步带起一阵风。她的发丝有些凌乱,袖口还沾着机床的润滑油,那油渍是她日夜钻研机械制造的勋章。\"陛下,\" 她语气急促,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们发现,每增设一所机械学堂,周边工坊的效率便提升一成。\" 她翻开手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数据和批注,\"这是算筹告诉我们的 —— 人才,才是最精密的齿轮。\"
就在这时,璟玥的电报机突然发出尖锐的长鸣,打破了室内的短暂寂静。译出的伦敦来电被呈到林璃面前,她扫过电文,嘴角勾起一抹轻笑:\"英格兰银行请求发行启明朝的科技债券。\" 她走到窗边,推开雕花窗棂,江南的夜空映入眼帘。远处,工厂的灯火连成一片,将夜空染成淡金色,蒸汽机车的汽笛声此起彼伏,仿佛奏响一曲工业时代的赞歌。她回过头,眼神坚定:\"告诉他们,债券的利息计算,要用我们的《九章算术》开方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