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储位之争(2/2)
养心殿的病榻前,雍正帝看着林璃呈上的《储君德行考》,目光在璟玥 "治直隶蝗灾有功" 的记载上停留。帝王忽然轻笑,手指划过册页边缘的北斗纹暗记:"宁嘉,你这是要用算筹算出个太平天子?" 林璃叩首时,发间银簪在烛火下投出北斗投影:"陛下,真正的天命,藏在直隶百姓的米缸里,在江南织工的梭子上,在每个能看懂《农政全书》的女子眼中。"
三更时分,绿萝卫送来急报:弘时与弘历同时调动兵马,丰台大营的火器车辙印指向畅春园。林璃望着舆图上的红点,忽然将算筹按在璟玥的生辰八字方位:"通知神机营,在火器营必经之路埋设蒸汽地雷," 她的声音冷如冰刀,"再让卫琳琅带着《双季稻推广诏》去见弘时,就说直隶的存粮,足够支撑十万大军三月口粮。"
当弘时看到卫琳琅手中盖着雍正帝玉玺的诏书,以及附带的存粮分布图,忽然发现每条粮道都标着璟玥的封号。而同一时刻,弘历收到的密报称弘时已控制漕运,却不知那些所谓的粮船,装载的都是天工院特制的假粮 —— 外层是新稻,内芯却是用石膏仿制的粮团,遇水即化。
冬至祭天的前一日,紫禁城的琉璃瓦上落满星屑。璟玥跪在天坛圜丘,手中捧着的玉琮刻着新制的北斗纹,与三年前林璃在乾清宫展示的双季稻芒刺方向完全一致。当她起身时,东南方突然划过流星,在观星台的记录里,这颗流星的轨迹竟与璟玥的生辰星位重合。
庄亲王在刑部大牢看着窗外的流星雨,忽然想起林璃在乾清宫说过的话:"天时不是天上的死规矩,是地上的活算筹。" 他终于明白,所谓星象异变、托梦谶语,不过是林璃用算筹推演的结果 —— 从双季稻的染色体到流星雨的轨迹,每个细节都是她早已算好的棋子。
戌时三刻的梆子声惊飞檐下寒鸦,养心殿东暖阁烛火忽明忽暗。当值太监捧着太医令的脉案浑身筛糠,朱砂批注的 "脉象渐和" 四字洇开墨痕。更漏声里,雍正帝突然撑着龙纹扶几坐起,染血的帕子被他碾进明黄缎面枕套,指节叩在黄花梨案几上震得青玉镇纸嗡嗡作响:"传旨,明日卯时,王公大臣俱在太和殿候驾。"
卯正三刻,鎏金蟠龙柱下,弘时与弘历的争执声刺破晨雾。"皇阿玛春秋正盛,三哥此举分明是觊觎神器!" 弘历的蟒袍下摆扫过青砖,玉带板撞出脆响。弘时冷笑抚须,袖中弹劾折子簌簌作响:"十四弟赈灾不力,竟在漕运上克扣军粮......" 话音未落,龙椅突然发出吱呀声响。
雍正帝玄狐大氅扫过丹陛,龙靴重重碾过青砖缝隙里未化的霜雪。他枯瘦的手指划过御案上的密折堆,突然抓起琉璃镇纸掷在阶前,碎晶溅在弘时蟒袍膝襕上:"朕喝了四十日的苦药汤,你们倒喝得玉液琼浆!" 帝王浑浊的眼扫过阶下,突然停在右侧末位 —— 璟玥月白常服下,北斗纹暗绣随着呼吸起伏,恰与窗外启明星同辉。
酉时二刻,天工院地下密室的铜锁轻响。林璃将青瓷茶盏推过楠木长案,蒸腾的雾气模糊了墙上悬挂的《璇玑图》。璟玥的指尖停在显微镜载玻片上,稻穗细胞的染色体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蓝光:"母妃,皇祖父托梦的说法......"
"看这儿。" 林璃突然按住少女手背,将象牙算筹塞进她掌心。算筹碰撞声里,她的银护甲划过墙上星图,"弘昼书房的星象师,户部新上任的主薄,江南盐道的巡按......" 每颗朱砂标注的星子旁,都缀着蝇头小楷的人名,"当百姓看见钦天监的漏刻与算筹得数分毫不差,当举子们在科场默诵《皇极历算》,这江山便成了百姓心中的定数。" 她忽然轻笑,窗外暮色里,启明星正缓缓没入云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