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璃光倾国:清宫科技女皇传 > 第176章 女官考核

第176章 女官考核(1/2)

目录

秋阳斜照在中央女子学院演武场的汉白玉栏杆上,三十六名候补女官垂手立于朱漆廊下。三丈高的《天下舆图》卷轴前,十二盏鎏金宫灯将阿朵的身影投在绢帛之上,随着她挥动的手势化作跃动的剪影。卫琳琅转动着手中刻满二十八星宿的考官牌,金属边缘在指腹摩挲出细微的暖意 —— 这场由林璃亲自设计的女官考核,不仅关乎眼前少女的仕途,更承载着打破千年陈规的重量。

阿朵脖颈间的银项圈叮当作响,她将《苗疆劝学十条》竹简轻轻展开,泛黄的竹片上,苗文与汉字如并蒂莲般交相生长。\"诸位请看,\" 她的指尖划过竹简上的火塘图腾,\"苗疆多山瘴,传统蒙学需顺应天时。\" 话音未落,速记官手中的紫毫笔簌簌而动,在丈许长卷上勾勒出流动的墨痕,北斗纹考核印已在砚台中蘸足朱砂。

卫琳琅突然轻叩鎏金牌,金属脆响惊起檐下白鸽:\"阿朵治下的苗疆学堂,为何选用《齐民要术》苗汉对照本?\" 问题如淬毒箭矢破空而至,廊下候补女官们不自觉屏息。阿朵却从容转身,银冠上的凤凰尾羽扫过舆图上的苗岭山脉,在 \"都匀府\" 三字上投下细碎阴影。

\"大人请看。\" 她展开裹着靛蓝蜡染布的牛皮本,枯黄的银杏叶书签夹在算术章节,\"春耕时,我们用《齐民要术》教垄作之法;秋收后,便以苗医《百草经》带孩子们辨认药草。\" 泛黄的作业纸上,几何图形被绣成苗家背带的八角花纹,算学口诀工整抄写在赶秋节的山歌谱旁。\"汉人先生斥责这是 ' 离经叛道 ',\" 阿朵突然露出笑容,火光照亮她耳坠上的铜铃,\"可当孩子们用算学口诀算出糯米酒的酿造比例,用几何知识搭建风雨桥时,学堂里的书声,比雷公山的瀑布还要响亮。\"

卫琳琅凝视着作业纸边缘的苗绣纹样 —— 那是用蚕丝绣出的日晷图案,金线勾勒的刻度与汉地日晷分毫不差。远处传来更鼓声,惊起的白鸽掠过舆图上蜿蜒的长江,在苗疆与中原的交界线投下转瞬即逝的影子。

演武场角落的观礼席上,三名保守派御史交头接耳,手中的《女诫》注疏被翻得哗哗作响。礼部侍郎鄂尔泰突然起身,笏板撞击石栏发出脆响:\"女子治政本就不合祖制,如今搞这劳什子考核,莫不是要让她们骑到男子头上?\" 他的话被林璃的冷笑截断,后者正用鹅毛笔在考核簿上记录阿朵的创新分:\"鄂大人可知,阿朵改良的苗药种植法,让镇远府的税赋增加两成?祖制若不能让百姓吃饱穿暖,改改又何妨?\"

真正的考核细则藏在天工院的密折房。林璃展开三卷《女官考成法》,竹简上的篆字闪着冷光:\"政务能力占六成,品德修养两成,科技创新两成。\" 她用朱砂笔圈住 \"科技创新\" 条目,\"凡在任内提出改良方案者,无论大小,皆可累加创新分 —— 比如卫琳琅在盐场推行的复式记账法,便记创新五分。\"

卫琳琅摸着腰间的算筹佩,想起去年在两淮盐场,自己用算筹推演盐价的场景。此刻她看着考核表上的 \"品德修养\" 项,忽然明白林璃的深意 —— 女官的德行不是三从四德,而是 \"不贪墨、不苛民、不避险\"。当山西票号的女信贷员李青鸾因拒绝商人贿赂而获得品德满分时,卫琳琅在考核记录中写下:\"廉洁如镜,可鉴人心。\"

考核最激烈的交锋发生在西北盐池。陈墨竹正在接受 \"科技创新\" 专项考核,她面前的实验台上,摆着尚未完全成型的加碘盐结晶。\"陈主事,\" 林璃转动着显微镜,\"你如何证明加碘盐能防治瘿病?\" 陈墨竹掀开蒙着的绸布,露出十二只装着蝌蚪的玻璃瓶:\"这是三个月的对照实验,\" 她用镊子夹起病愈的蝌蚪,\"食用加碘盐的蝌蚪,甲状腺肿大率降低七成。\"

保守派御史王大人突然闯入实验室,袖中掉出弹劾奏章:\"陛下!女子摆弄瓶瓶罐罐,成何体统?\" 林璃却指着墙上的《西北盐池改良图》:\"王大人,陈主事的改良让盐池产量提升五成,更救了三千牧民的性命。\" 她将弹劾奏章按在实验台上,\"若这算离经叛道,臣愿为天下女子担这罪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