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梅兄有胸(互穿) > 第99章

第99章(1/2)

目录

潘春一行扮做商贩的模样,一路西行,几日后平安到达怀州境内。

怀州北面有座卜麻山,林大先说山中有味药材于熊四的耳聋大有裨益,于是带着熊三先去了卜麻山,待寻了药草就与潘春他们汇合。

剩下的人在怀州最大的客栈投宿,大家乔装成富贵大家的模样:钱丰扮做老妇,熊四假装丫鬟,白浪一袭书生长衫,潘世海一身皮甲做护院打扮。

而潘春则穿上了裙子。

她抱着峰儿,学着熊三媳妇的样子叉着腰,身后跟着的兄弟统一扮成家丁,众人浩浩荡荡地包下整间客栈,说是商贾人家西去投奔升官的兄长,无人不信。

原本一路无事,但这日潘春稍有放松的心弦突然紧绷。

州府门前忽然新帖了一墙告示,潘春看见青安帮几个字,压低帷帽混入看热闹的人群,远远看着。

衙役敲着锣喊道:“朝廷有旨!即日起捉拿逆党!凡是青安帮逆匪,不论男女老少,抓一人赏十两!若是抓到逆匪头子潘春,赏黄金千两!”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衙役又吆喝了两遍才收锣回去。

潘春冷冷看着贴出来的那些带着人像的告示,见到写着自己名字的那张,忍不住笑出了声。

竟然真画了个母夜叉。

这要是能按图找到人,可就白日见鬼了。

潘春摸了下鼻子,环顾四周悄悄退出了人群。

虽然她想到会有这一日,但没想到会这般夸张。

举全国之力清剿一个江湖帮派,潘春不免佩服这位皇帝疯狂昏聩的程度。

不管怎么说,西去之路肯定不平坦,潘春扶了扶发间的铃兰簪,提着裙子往集市走去。

京城抓逆匪的动作比怀州要迅速的多,风声之紧,连西市鱼贩都撤摊躲了起来。

梅子渊急得焦头烂额,但明德帝一连多日不上朝,梅府门口又暗卫密布,莫说见明德帝,就连奉天大殿的门他都进不去。

可救潘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明德帝收回成命,梅子渊一日也不能等,他要进宫。

尹冬冬望着一身夜行衣打扮的梅子渊,紧张道:“你真打算硬闯出去?就现在这个情况,咱们别说进宫,稍微往奉天门方向走两步都难!”

“那个谷福安是先太子的人,几尽蛊惑之能,必然在陛一定要面圣,不论陛下是什么状态,我都要劝他收回那道圣旨。”

穿戴妥当,梅子渊心里又开始打鼓。他刚把匕首插在腰间,掌心蓦地渗出汗来,此时此刻他特别希望自己有潘春那样飞檐走壁的功夫,而不是困在一间房内,兀自悔恨。

“还真百无一用是书生。”他自嘲地摇了摇头,推开了卧房的门。

远处鸡鸣阵阵,墨蓝色的天顶开始泛青。

梅子渊小心翼翼顺着围墙走向后面,叮嘱尹冬冬道:“你只管拖住暗卫,不必管我!今日我拼上一死也要能进宫。”

尹冬冬一脸担忧,但他从来不反对梅子渊的任何决定,于是拍着胸脯保证,“子渊放心!我尹冬冬的命是你救的,今日便是死了也要将你送进奉天门!”

望着那张真诚的脸,梅子渊抿唇拍了拍他的肩膀,二人不再多话,一前一后朝后门跑去。

出了内院才发现,梅府所有的暗卫都撤了。

尹冬冬围着梅府绕了一整圈,最终从后厨翻出来,把两把菜刀别回腰间,一脸疑惑道:“邪了门了!?”

眼见天边泛起鱼肚白,梅子渊虽心中疑惑但来不及多想,忙道:“先进宫再说。”

两人一路畅通无阻,奉天门的侍卫甚至恢复如常,恭敬地朝梅子渊行了个礼。

直到来到南书房门口,梅子渊才发现,书房外那些巡逻的天武卫,也少了一半。

梅子渊疑惑地站在南书房门口,总觉得哪里不对。

明德帝半躺在榻上,幽幽道:“子渊来了。你好几人都不曾来看朕了。”

梅子渊定了定神,跪了下来。

今日的明德帝神色正常,但谁也拿不准他下一刻会不会发疯。梅子渊额头很快渗出汗来,终究还是咬牙禀道:“陛下!近日坊间都在抓青安帮帮众,且重金悬赏之下,冤捕成风,如此下去必然天下大乱,有损朝纲!而且...而且青安帮并不是逆匪,他们自先皇建国时起,以运送漕粮为生,是一支正经的船队。”

明德帝将脸凑到熏香跟前,闭起眼深深吸了一口,“士农工商,这船夫连商都不算,不过是一群见利忘义之徒,想趁乱分一杯羹罢了,你莫要被他们骗了。”

“可是陛下!若不是他们将漕粮跨海运到金州,宣府之战就不可能胜!”

明德帝冷笑一声,“谁让他们运了?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宣府一战为何能赢,如今终于明白,正所谓无利不起早,若不是鞑靼人允了他们什么,这群跑船经商的水匪,会不要任何好处利,赔本运粮?”

“陛下!”梅子渊看着那双日益凹陷的眼,真心相劝:“即便是江湖草莽,也有家国之心!青安帮所作所为臣皆看在眼里,绝对不是您想的那样!臣以项上人头担保,青安帮绝对与鞑靼没有任何关系!”

明德帝忽然睁开眼,“没有?没有的话,当初他们为何要跟着贡船走海路?为什么不像往年一样老老实实改走陆运送粮至通州?”

“那是臣的建议!”梅子渊激动道:“臣当时写了奏疏,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因漕河上冻....”

“子渊!”明德帝打断他,走到书桌前从匣子里抽出一张纸,扔到梅子渊面前,“这奏疏上清清楚楚写着,应天的贡船搁置在临清,船上应天府总管宝昀提议与青安帮一同改走海路,将贡品和漕粮运至天津卫。”

梅子渊慌忙从地上捡起这张。

上面是杜清的字迹,正是当初潘春把自己写的奏疏遗失后,杜清补写的那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