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2)
陈士诚望着远道而来梅子渊,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他。
一个多月前,他们还是朝中死敌,这位才华横溢的状元与自己政见相左,是陈氏的眼中钉。平日里两派斗的你死我活,连累不少官员掉乌纱。
虽说这次出征宣府也是兵部尚书的本分,但陈士诚心里明白,明德帝并没安什么好心。
但他没想到,在陈士诚在快饿死的时候,真正带着粮食站在他面前的,却是梅子渊。
他一直觉得那个带着粮食救他与水火的人,可能是陈轩、可是能太后,甚至可能是天上的神仙,就是没想过会是梅子渊,
“梅总督....我....”
陈士诚红着眼眶,握紧梅子渊的手,“前日我就听说,这次送粮来的是朝中大臣,没想到竟是总督大人您。”
梅子渊看着满脸血污,手臂还在淌血的陈士诚,脑海中先晃出潘春迎风握刀的身影。
往日在朝堂上,他曾无数次指责这些武夫不懂水务不会理财,只会打打杀杀毫无政治远见,如今只觉得惭愧,“陈尚书,晚辈一介书生,从未经历生死,往日在朝堂上口出狂言,还望您海涵。”
就像他经历过潘春的生死才能理解潘春的不易一样,梅子渊只有站在宣府的城墙上,才明白陈士诚为何总是说他们这些念书的,只会纸上谈兵。
他向陈士诚深深鞠了一躬,反倒让陈士诚眼眶更红,“这话说的....梅大人快快请起!”
梅子渊忙问起:“前方战况如何了?”
“多亏你这批粮食送得及时!”陈士诚忍不住笑起来,“原本鞑靼人想熬死我们,他们虽然兵强,但骑兵亦有骑兵的弱点,咱们只要有粮,延长战线,分散布阵剿杀,迟早让狗鞑子有来无回!现下漠北七部跑了四个,哈苏图的亲军死伤过万,已经撑不过三日!”
陈士诚坐在凳子上高兴地捋着胡子,“这几日饿怕了,我这心里老是不踏实,一定得亲眼看看粮食才放心,真是没想到啊,你竟运过来这么多粮,比我猜的还要多,还这么快!”
“漕粮改道海运北上,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青安帮主动建议。”
“哦?想不到这些民间义士竟如此有勇有谋。”
梅子渊弯着嘴角静静听他说话,眼前一身铠甲的陈士诚,笑容比朝堂上多了一分可爱。
“你等我三天,”陈士诚越说越兴奋,“不,两天!两天就够!两天内我一定打的哈苏图那老贼满地找牙!咱们一道凯旋回京!”
宣府大捷的消息很快传回京城,潘春还是从京郊土地庙外的包子铺听到的。
“听说宣府大捷了?京城里头都在传,陈家军杀了十万狗鞑子,很快就要班师回朝了。”
“我还听说陈士诚一开始因为缺粮,险些饿死在宣府,后来陛下日夜祈祷,感动了天神,将百万石粮食变去了宣府!”
“扯淡吧你!粮食又没有翅膀还能飞去宣府啊!”
“那你说说,一百万石粮食,怎会不到十日就从京城调去了宣府?往年入冬,北去宣府这条路少说也要走上两个月。”
“这....那也不能是神仙变的。”
说话这人把包子塞进嘴里,虽找不到合适理由怼对面的同伴,但面上依旧不服。
潘春一脸不屑地听着他们说话,嘴角翘了翘。
总而言之,她就是他们口中的那个神。
她吃完最后一个包子,把银子放到桌上,拿起一旁的扑风气起身上路。
这次进京她走了五天,不是不想走快,而是真的走不快。
“咳咳咳。”潘春掩了下口鼻,侧脸避过来收拾桌子的小二。
这几天乏力感日甚,一到夜里便咳的睡不好觉。临行前林大先跟她说了三遍不能北上要彻底休养,潘春走的时候还没当事儿,如今只不过骑了五天马就累的日夜咳嗽。
不过只要扑风在手,潘春就没什么好怕的。
她望着皇城的方向,把帽兜罩上,迎着阳光眯起眼来。
陈家军还未回朝,这仗到底是胜是败只是传说。
潘春是不会拿谈资当消息的。
除非朝廷张榜,或者梅子渊亲口告诉她。
怎么又想到了梅子渊?潘春有点鄙视自己,如今她是越发没主见了,凡事总爱扯上梅子渊。
这个毛病不好,得改。
潘春略想了想,就算她不指望梅子渊,也不能这么提着刀进大理寺的门,得找个熟人探探路。
于是,潘春找到了尹冬冬。
“潘帮主?!”尹冬冬抱着一只铜盆,惊讶的看着正在拍他家大门的潘春,“你怎么在我家门口?”
潘春一回头,险些被铜盆里的金首饰晃瞎了眼,“你这是做什么?抢金店去了?”
潘春顺手拿出一支金簪,工艺繁复款式精美,一见就知价值不菲,“你哪弄这么多首饰?”
“买的。”尹冬冬将盆放到脚边,“送人的,不知道她喜欢哪种,金店的老板就劝我多买两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