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6(2/2)
卢圣生怕一开始。众人就讨论封神之事,忙插言道:“商议封神之前,须得确定人皇之人。人皇不定,各教弟子无法渡劫,这封神榜自然无法生效。”
老子闻言道:“大善先定人皇,再签押封神。”
女娲听到卢圣之言,便想反驳,但一思至这道教终归黄清立下,就忍了下来。准提道人闻听要商讨人皇人选,就迫不及待地道:“李世民前世就是人皇秦始皇嬴政。今世又得享大唐国祚,一分天下。治下之民,生活盈丰,民风简朴,人人思善。如此大功大德,当可为人皇。”
准提之言,女娲很是赞同。她心善仁慈,不见得人间众生遭受劫难之苦厄,李世民若为人皇,便可使得玄佛合流。当下女娲就道:“如此大功德。自然可为人皇。”
接引、准提见到女娲赞同,皆道:“娘娘慈悲”
元始当下言道:“师妹之言,颇多不妥当之处。”
女娲见元始指责自己,心下虽不喜,仍是问道:“师兄有何高见”
元始道:“李世民前生为大巫嬴政。虽窃据人皇之位。于众人却也无大功德。再者,巫妖两族因果之大。可谓难解难分,纵使行那快刀斩乱麻之法也难以得逞。今世,李世民虽一统大唐,于众生有功德在身,可惜仍与巫族纠缠不清,因果缠身,如何做得人皇”
元始此言虽然不中,却也说到了女娲娘娘的心坎上,对于巫族,她即使没有厌恶,也绝没有好感。当下,女娲不再言语,显然是同意了元始之言。准提看见此景,大呼不妙,但一时之间又反驳不上,只得道:“元始道兄之言,乃一家之言,那赵匡胤不见得就有资格坐定这人皇之位”
元始闻言,笑道:“赵匡胤前世乃是上古人皇颛顼,曾使得人巫两族合流,功德无量。但他有帝皇福源无三皇之命格,享不得人皇至尊,他的弟弟赵光义却是不二人选。赵光义前身乃是周文王,周文王既是天皇伏羲一脉传人,又是人皇轩辕后人,还曾把先天八卦演至文王六十四卦,可谓功德无量,这人皇之位大可坐得。”
元始此言一出,老子、女娲都道:“大善。这赵光义确实当得这人皇。”
就连卢圣听到,也是暗暗点头,确实当得。既是公允,便得为之,这人皇人选之一便为赵光义,若是再无其他人选,这人皇就将落在赵光义身上。
准提见到众圣都赞同,只得冷笑道:“元始道兄好手段,倒把颛顼帝也算计了。只是你虽想这样,恐怕他人也不愿吧”
元始道:“天数在身,愿与不愿都是一般无二。”
准提无法,只好哑言无语。就在这时,通天忽然插口道:“李世民虽无人皇之命,但李治、武则天两人实属至尊至贵之相,当有求证人皇道果的机缘。”
准提闻言,顿时大喜,赶忙附和道:“是极是极通天道兄此言大善。”
通天一直不言语,便是为了等此时机。准提被元始挤兑地无法,自然对通天之言极是赞同。通天心中地打算,众圣都明白,奈何明知道如此,接引、准提偏不能不跳进他地算计里。准提心下暗忖:“我先自帮助通天,才好与元始一见高低,待得李世民一统两国之后,我们才又助李治与武则天争个高下,那时再各凭手段便是。”
老子无为,对双方两不想帮。卢圣心下打着算盘,正是恨不得双方争个不可开交,自然也不曾反对。如此一来,通天的建议又成了公允。众圣无法,只得让人教教主做主。
老子只得道:“既是如此,待唐宋两国见过高低,以定人皇。”
众圣皆道:“大善。”
卢圣看到人皇之争已有定论,接着便是封神之事重提,他也干脆,对众圣说道:“我道教一门不签这封神榜,补足余下名额。日后大劫,你们各教相争,我道教当紧闭宫门,不履尘世。”
准提闻言,冷笑道:“你今日不签押,日后休要后悔”
卢圣道:“不曾后悔。”
元始问道:“你教弟子若是违反教规,擅自下山,又当如何”
卢圣说道:“我们五教共议封神,不成仙道者成神道,各凭福源厚薄,缘分深浅。我道教门下若是不幸身死,只怪福浅缘薄,天数有定,须怪不得他人。”
众圣闻言,皆道:“既是如此,当无再签之理只是日后事发,道教教主莫要反悔,再行逆天之事。”
卢圣道:“自然不会。”
当下,其余各教商议补上不足人数,但不过增添十数人而已。
众圣既然已经商议完毕,便见道祖又现出身来。道祖面无表情,对众圣说道:“签押此榜之后,不可反悔”
众圣都道:“老师做主,谁敢反悔”
鸿钧又道:“既然如此,这封神榜便由李耳代交给封神之人。五教签押封神,谁日后若是反悔,逆天行事,我当再现出身来。”
众圣都应道:“仅尊老师法旨。”
言罢,鸿钧又消失不见,复归于天道。若要鸿钧现身,除非有人反悔签榜,逆天而行,否则便得到盖棺定论,重开天地之时。
待得鸿钧消失不见,老子命黄巾力士取下张挂的封神榜,当下递给卢圣,说道:“封神之人,乃是你道教门人,却须得你代为交给。”
卢圣接过封神榜,说道:“虽是我道教之人封神,却不是我道教封神,最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