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文渊定史笔,青灯伴古卷(2/2)
烛泪缓缓流下,落在稿纸上,留下淡黄的痕。她伸手抚去,却发现那痕迹反而使字迹更深。
她低声自语:“世事如墨,浓淡不由人。唯愿后人读我笔时,知此心未改。”
又是一夜无眠。黎明前的风带着微凉,卷起案边几页史稿,吹得烛火摇曳。她起身,将那些散乱的稿卷收起,整整齐齐叠在一起,仿佛在安放一段即将封印的岁月。
翌日清晨,宁凡亲自登阁。
门一开,烛光尚未熄尽,他看见苏若雪仍坐于案前,正手持毛笔批注最后一页。
“朕说过,不必太劳。”宁凡缓步上前,语气中有微微责备。
苏若雪笑着摇头:“臣妾怕若不尽笔,史不全。”
“你这性子,朕早已知晓。”宁凡坐在她对面,轻轻叹息,“此一统志,将成后世万年之鉴。你我生逢此世,能见此书成,已是天恩。”
他伸手,从案边取起一卷翻看,指尖拂过那行“治世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序言,轻声道:“这字,还是你写的。”
“是。”苏若雪答。
“若后世有帝问此道,能懂这四句,便不负你心。”宁凡言罢,笑意中带着几分怅然。
两人对坐许久。窗外阳光渐亮,透过竹帘洒在案上的书卷上,金光闪闪,像是在为这盛世作最后的注脚。
一只白鹤从阁前飞过,掠起一阵微风,卷起几页书纸。宁凡伸手按住,却没有翻页。那页上写着:
“帝以文立国,化四海以德,民心所归,天下久安。”
他缓缓合卷,似乎在与某段岁月告别。
日近黄昏,阁内人影渐少。
苏若雪将最后的修订完稿交给副手,淡淡吩咐:“此后庶务,你们可自行决断。若有要事,可请太子定夺。”
众人怔住,皆知这是她正式交权的信号。
她微微一笑,神情宁和:“我年岁已高,文渊之事,终须有人接手。自今日起,我不再批章。”
说完,她站起身,缓缓走到窗前。窗外霞光满天,京城万家灯火初起。她望着那片灯火,低声道:“书成天下定,我也该回家了。”
夜幕降临时,宁凡又一次来到阁前。
门半掩,烛光仍亮,桌上只留下一方玉印与一封信。
信中只写了两句:
“史成笔止,心安处即归处。”
“愿君子与国长久,如春不息。”
宁凡看罢,默然许久,终是露出一抹淡淡的笑。
他命人将玉印封存,并下旨于翌日——赐苏若雪封号“文渊长史”,以彰其功。
夜风吹起帘幕,阁中灯光摇曳。自此,文渊阁再无苏若雪的身影,唯有那盏不灭的青灯,仍在每个夜里,照亮万卷古书,也照亮一个盛世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