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火桥之上,万灯归流(1/2)
——
赤岩谷燃灯之后,火光沿着地脉北上。
三月初三,天晴无云。
从西陲到东陆,从北野到南川,九百九十九座律塔的灯同时亮起,汇聚成一条横贯大陆的光带。
那被称为——火桥。
它并非真正的桥,而是一条贯通九州的光网。
每座塔下都有能站、风渠与通讯石,火桥所至之处,皆纳入新律。
人们说:
“百年前,帝国以剑立疆;百年后,天下以火连心。”
——
火桥的中心,是一座漂浮于云上的环塔。
环塔名为“共律坛”,直径千丈,由旧日星槎碎片与新铸风铜混建。
此处,是风骨纪元第一次“万灯议会”的所在。
从黎明到午时,百业使者、工律官、农司首、矿冶师、风渠代表、稷民首领陆续抵达。
他们乘风车、驾光舟、行陆台,汇聚于云上之环。
灯火汇集,宛若天河倒悬。
那一刻,九州似乎同时在呼吸。
——
宁策站在人群边缘,仰头望那座通天的光环。
他年纪还小,不能入会,只能随乡长在外围观礼。
风很大,吹得他衣襟翻起。
但当他看到那一盏盏被风护住的灯,心里莫名升起一种熟悉的悸动。
他忽然记起母亲说过的一句话:
“孩子,火不是天生的,它是人自己造出来的。”
那一刻,他似乎懂了什么。
火桥上的每一盏灯,都是人心汇成的光。
——
环塔中央,沈言步上高台。
他此刻已是“共律总司”的署印官。
身着青袍,肩缀银火纹,腰悬双章印。
万灯照面,光落在他脸上,显得既清冷又坚决。
他环顾四方,缓声道:
“火起百年,民以火续。昔帝制之法,重血轻约;今火律之章,当以心契为约。是以今日共议——以灯为盟,以民为律。”
声音传遍塔环,风声顿止。
火桥下的灯光随之明灭,似乎在呼应。
——
议会分三环:
一曰律议。
百业代表以火签律章,议能源与劳分。
二曰约议。
各地公约由律官宣读,凡违约者,需公开补偿而非刑罚。
三曰火议。
择定“灯首”与“律主”,作为下一纪元的火代表。
沈言主持首环。
风骨纪元的根本律,正于此刻确立:
“凡有识火者,皆为人。凡守火者,皆为民。凡传火者,皆为律。”
人群静默。
火光流动,照亮每一张脸。
无王,无帝,无上座。
人人平立,灯光平分。
——
入夜,第二环议起。
那是最难也最乱的环。
各地代表围绕“新渠资源”与“风轮分配”争得面红耳赤。
一方说,风能可照城池,应先民用;
一方说,火渠可炼金铁,应先工造。
沈言静听,未作声。
直到争辩声几乎盖过风声,他才抬手一挥。
环塔的光幕瞬间亮起,将一幅幅景象投映天穹。
那是各地的实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