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 第596章 漕银润北疆,屯田固边防

第596章 漕银润北疆,屯田固边防(2/2)

目录

郡吏面色惨白。

“此……此是陛下亲印?”

“正是。”

刹那,谁也不敢再言。

漕船重新启航,浪花卷起,拍打河堤。

天光透云而下,照在那一道明黄印文上,像是照在一条通往北疆的金线。

——

京中。

宁凡立于舆图之前。御史台、兵部、工部三印交置在案上。

他伸手,将河道从江南一路描至朔州,手指停在北境之处,轻声道:“若此线通,则国运通。”

沈彦低声道:“陛下,漕银若抵,边军自可再战。然屯田之制,未立则饷终为虚。”

宁凡点头:“此法当立。边地不可久守于输粮,而应自养兵,自耕屯。”

他转身,吩咐笔吏:“着即拟旨——北疆设屯田司,凡军卒有功者,可领田五亩,以军为农,以农养战,春种秋收,籍入户册。”

“朕要边地有根,不再仰朝仓。”

沈彦抬头,目光微动:“陛下,若如此,边兵即有田业,士气可振。”

宁凡神色肃然:“凡有土者,便有家。朕要他们守边,不为命,而为家。”

——

旨令传至北疆。

沈泽得令,立刻召集将佐。

“陛下旨意至此。凡军卒可按功受田,自耕自养,不拘出身。春后开垦,以屯为界,秋成后三成归官,七成归军。”

众将闻言,皆目露惊异。

“真可得田?”

“皇上亲印,假不得。”

顿时,营中沸腾。

老兵们激动得几乎落泪。有人在火光前低声道:“我从十六入伍,如今三十有五,若能有一块田……我死也认了。”

沈泽站在他们身后,沉声道:“这田,是你们用命换来的,不是恩,是功。”

——

春临。

边地的雪融得迟,水流进壕沟,化作泥。

屯田兵脱下甲胄,执锄耕地。那一排排甲士的身影,在寒风中弯腰、播种、起垄——刀光变作泥光,杀气化为烟气。

沈泽立在坡上,望着远处连绵的田垄,心中莫名生出一股暖意。

副将笑道:“将军,若这田真熟,咱北疆可有粮了。”

沈泽点头:“那日漕银抵营,已筑起三处新仓。皇上算得极准。”

“漕银润北疆,屯田固边防。”

他喃喃重复这八个字,声音被风吹散,却在山野间久久不息。

——

京城,政务殿中。

宁凡批阅折卷至深夜,苏若雪奉茶。

“陛下,北疆来报:屯田初成,粮已半熟。沈泽请旨建‘边田碑’,以铭首诏之恩。”

宁凡放下笔,神情温淡:“恩不需铭,法才需记。碑上刻的,不是朕的名,是律的始。”

他走到窗前,夜色沉沉,宫灯连影。

“江南之银,北疆之粮,若能往复,天下自通。那时,朕可以不再治。”

苏若雪轻声道:“陛下可真愿如此?”

宁凡笑了笑,目光落在远方天际的微光处:“若天下自治,帝王何用?”

——

次日,朝中奏报传来:

江南漕道全线贯通,漕银入朔,北疆屯田初熟,粮仓充盈。

国库岁入首超前代三成,百姓赋税减半,流民归籍八万。

天下为之一振。

民间开始传诵一语——

“法起于江南,实成于北疆。”

——

夜。

宁凡披衣立于御阶。风从远处吹来,携着淡淡的草香与泥土气。

他抬头望着漫天星河,喃喃道:

“火已定,土当生。”

烛火映照他微阖的眼,像星河在燃烧,又似整个天下的命脉,在这一呼一吸间缓缓重生。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