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技术小更新(2/2)
现在,这套系统已升级为\"气候预演平台\"——输入未来天气数据,轮椅会提前带土壤\"排练\"。最近一次沙尘暴预警,麦田提前三天\"学会\"了集体低头,省下千万级防风网费用。
周婶留下的药渣突然成了宝。
实验室发现,她某次配错的\"安神汤\"残渣里,含有能分解农药的菌株。更神的是,这些菌只在听到周婶的熬药声时才活跃。
夏澜立刻建起\"药渣反应堆\"——
错配的药方被故意混入有机肥;
田埂上架着播放周婶骂学徒的喇叭;
无人机巡逻时还会洒下\"骂人音频浓缩液\"。
三个月后,这片试验田拿下全球首个\"负农药残留认证\"。欧盟检测员盯着报告喃喃:\"你们用...骂声种菜?\"
王老爷子最看不上的\"废品窑\",如今成了气象神器。
那些烧裂的陶器被碾成粉,撒进云层采样无人机。当陶粉接触不同气候条件的云团时——
遇暴雨云,会泛出冰裂纹般的蓝光;
逢干旱云,则呈现失水的灰白色;
最绝的是碰到台风前夕的积雨云,碎陶会自发组成箭头,指向避灾路线。
气象局上门求教时,老爷子正对着陶窑骂:\"早说老子的破碗有用!现在知道了吧?\"
丰收节当晚,夏澜独自躺在试验田里。
耳边是地下陶粒\"呼吸\"的沙沙声,像王老爷子拉坯时的摩擦,像周婶搅动药汤的漩涡,也像张叔轮椅碾过田埂的节奏。
平板上跳出一条新警报——
\"警告:地下陶粒群出现集体记忆现象,正自主改良结构。\"
她笑着关掉提示,在值班日志上写:
**\"今日更新:
土地学会了思考。
建议:
让它接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