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拐个正太去种田 > 第七十八章缘由与农事

第七十八章缘由与农事(1/2)

目录

真是老天都像眷顾他似的,等着珍真去收鱼篓子的时候,里面竟也有一条鱼。虽然没有中午的那只大,但也能做的了菜了。

利落的收拾了出来,便早早的就帮着齐氏做起饭来。

到底姜还是老的辣,珍真一问,何榆善三缄其口。而沈氏就是和他拉家常,便也从他口中探听到事情的原尾。

她笑了一下,“榆善,没跟你娘他们说便出来了吧?”

何榆善呆了一下,只低着头不说话。

沈氏还是和颜悦色,“无事哩,一会吃完饭,我就让你李大叔去你家说一声。要是你还不想回家,便在我家住两天如何?”

他擡起头,惊讶的盯着沈氏。原是以为会被沈婶子说教一通的,不妨她会留他。便忙不叠的点头。

“呵呵呵,别高兴的太早,在我家也不能荒废了学业。正好家里也有书房,你得每天做两个时辰的功课。”

只要不送他回去,这些有值得了什么。“好,我每天都做功课的。何婶子,我还可以帮着珍真姐做家事。”

沈氏摆手,“这就算了。你把功课做好,我也好跟你娘交代。”

等着李正泽回了院子来,见着何榆善却没何莲盈也是惊诧。不过也是历练过了的人,笑着问道:“榆善可是有些日子没来我家了。李大叔瞧着都长一头了。”

自然,珍真做的酸菜鱼又是馋的众人暗自吞口水。饭桌上,大家都顾着吃去了。

饭桌的安静却也让沈氏和李正泽都摸不着头脑。珍真异常的沉默,何榆善的小心翼翼都落在众人的眼里。沈氏暗暗蹙眉,这又是出什么幺蛾子。想着以前二人的亲近,又看看现在的疏远,也是心惊肉跳,珍真也大了,男女大防还是该注意起来才是。

吃过饭,便叫珍真去了自己屋里,让李正泽去何榆善家报个平安,免得一家人着急。

沈氏撑着腰,小心的坐上炕,一言不发的看着她,直把她看的心惊肉跳。只好低着头,躲开那像是洞穿一切的目光。

沈氏就这样看了她好一会,才道:“以后和榆善要记得男女大防,虽然咱们山里人不咋看重这些。可娘也不希望你以后被人在背后说嘴。知道了吗?”

珍真不可置信的看着沈氏,眼里的委屈一展无余。“娘,我和善哥就是姐弟呀。我一直把他当作弟弟在看。”

“娘知道,可是要知道人言可畏。这要是传了啥出去,你以后可咋办?难道要娘把你远嫁外地,免得被人戳脊梁骨?”沈氏叹了口气,又道:“你们都长大了,这哥哥妹妹,姐姐弟弟的,难免会有那嚼舌头的来添油加醋。娘这是为你好,也是为了榆善好。”

珍真愣愣的看着沈氏。想开口为自己辩解,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自己对榆善不就和对伯林仲林一样吗?有什么要避讳的呢?转而又想到下午的失常,自己的心慌意乱,那张被自己收在袖袋里的画像。难道自己真如沈氏话里的隐晦意思一般?她只点点头,心不在焉的回了自己的房间。

许是太过于专注心里的事,连台阶也没看着,差一点摔在地上。幸而何榆善眼疾手快,拉了她一把,才避免了皮肉之苦。

珍真转头看了看何榆善,直把他看的脸色发红,幸好这是在夜晚,就算有屋里透出的光亮也看不清他红晕的脸色。

“我,我刚进来,便见着你要摔倒了才拉你一把。珍真姐,你没事吧?”他说的很快,只听声音能感受他心中的急促。

珍真摇摇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便进了屋。只留下他在原地,痴痴的望着开了又关上的房门。

她找了火折子把房里的油灯点亮。坐在炕边上,盯着火苗发呆。心里一团乱,什么也理不清。又从袖袋里拿出那幅画像,仔细的看了一会。前世今生加起来,自己也有三十来岁了,怎么可能对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子动心?再说他也不过是眼睛亮了一些,皮相好了一些,对她真诚了一些,那就值得她动心了?脑袋里和他一起的画面一帧一帧的闪过,最后定格在他今日下午,清溪边似哭未哭撅着嘴看着她的画面。难道自己是魔怔了?这不是残害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吗?

她使劲的摇头,想把脑袋里那些怪异而惊人的想法甩开了。然也只是徒劳而已。便从炕琴上抽出了一本伯林带回的杂记,一心想转进书里去,再不问世间的烦恼。

李正泽回来的时候,已是亥时了。院子没了光亮,只能听到湖边的虫鸣。他蹑手蹑脚的进了正房,小心翼翼的脱了衣裳转进沈氏早给他铺好的被窝,为怕把她吵醒了,连油灯也没点。

“回来了?”她翻了一个身,带着浓浓的睡意问道。

李正泽停了一下,道:“嗯,跟张家兄弟说好了。”不想还是把她吵醒了。

“那就好。娃他爹,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就怕榆善和清辉一般呀。”她在黑夜里看着他的轮廓,叹了口气。

李正泽不妨她会这样说,问道:“这又是杂说?”

“娃们大了,心思自然也不是小时候的单纯了。你想,那次珍真生病,榆善要死要活的守在她身边。如今,他家里闹得天翻地覆,他也是来我们家。齐婶跟我说像是下午两人就一直在一起。我这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沈氏说到珍真生病,也是自责的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