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池鱼 > 第55章 君子也

第55章 君子也(2/2)

目录

“他恨你,因为你是闻氏的人,”他笑了笑,“温氏一族是你父亲北辰帝的旧部,北辰天朝更叠后,因为坚决不事二主,而被嘉靖帝下令暗中灭口满门。”

“你姓闻,虽然温氏一族覆灭不是你做的,却跟你有千丝万缕的干系,所以温玦恨你,我一开始也恨过你。”

沈宓笑意张扬,瞧上去仿佛没有心肝,“我还以为是觉得我野心不够大,真令他恨铁不成钢呢,没想到真有些渊源。”

“好吧,”他努了努嘴,又摆作一副没有心肝的模样说:“那温大人你为什么是恨过,说说看。”

或许是他瞧人的眼神漫不经心,从方才坦白到此刻真相大白,他一时半会儿也没有认真看过温珩的眼睛——

温珩单不用仔细揣摩,就能感觉得到他皮底下的那副骷髅,实则很难过。

“你不过是姓闻,又有什么错呢?”他说。

况且,如今又有几个人知道,他本姓是闻呢。

沈宓有些执拗,“难道姓闻没错吗?”

温珩此时的的确确感觉到了他的难过,好像是禁不住流露出来的一分。

这个人皮上永远都滴水不漏,只有偶尔那么一刻,才能让人察觉到他身上的负累,待他无限恻隐。

“你有什么错呢,沈宓。”

沈宓抓了一下手边上的茶杯,他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眼底一片清冷,他说:“我自以为没有错的时候,所有人都指着我说,我罪大恶极,后来我终于认命妥协,认为自己天诛地灭之时,又源源不断的人上前开始谅解我,开始愿意来爱我、亲我、友我……”

他要笑,又仿佛不知道要怎么笑,扯了好几下嘴角,抖着嘴唇有些无奈,“我而今也分辨不清,自己到底有罪无罪,到底无不无辜了。”

温珩从未像此时这般无比地同情他、可怜他,他尽量装作没事人的样子,对他平静地说:“错的不是你,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评断你的对错,他们不过是在利用你。”

“温大人,”沈宓笑着冲他摆了摆手,“你不必如此劝慰我,其实答案我心知肚明,听与不听都不重要了……”

温珩闭上了嘴,看着他似是非是地饮了一杯茶。

最后所有的破绽都被融进茶水里,痛饮下腹,散做清香消失不见。

他又变得窥不破看不透起来。

“姚氏,贺氏,季氏,温氏都有因有果,举目四望,整个天朝的权力顶端,如今都凑齐了。”

温玦问他,“姚氏到底是什么因?”

沈宓神色讳莫地指了指自己,“其他两个世家里,各出了一位娘娘长的像嘉靖帝的心上人,姚氏自然也不例外。”

温珩细细密密在脑海里的纪实史集里狠狠捞了两遍,半点儿也没有想起来,有关于姚氏中人,有入宫为妃的记载。

“为何有关历代宫妃的介绍里,半点没有这位姚氏的痕迹?”

沈宓嗤笑,“她不姓姚,是她原本的夫君姓姚。”

“夫君?”温珩诧异地睁大了双眸,“她的夫君是……姚相?”

“不然你以为姚清渠一个事过二主的臣子,是如何能够取得嘉靖帝的信任,成功坐上丞相之位的。”

温珩按下心里的震惊,擡眸看向沈宓云淡风轻的神情,“沈氏不是你亲生母亲吗,你不恼么?”

沈宓睨了他一眼,大抵是觉得他太大惊小怪,“连我自己都是我亲娘的替身,我还有空管得着别人么。”

温珩抽了口气,觉得荒唐至极,“这嘉靖…还真不是个东西。”

沈宓没附和,倒也算默认了他这番说法,

气氛从僵逐渐转为轻松,外头的雨也下的小了一些。

温珩饮完两杯茶,便打算起身回大理寺。

“草乌一事世子不必着急,温玦那边下官会去劝说。”

沈宓被他这般真挚的语气给逗笑,“温大人这是真心投诚了?”

温珩摇头,“偭规矩而改错,非君子所为,君子者,知过不讳,改过不惮,不贰过者,见不善之端而止之也。”

沈宓眼神中露出赞赏,“温大人,高风亮节。”

温珩向他拱手拜礼。

沈宓起身送他出门到屋檐下,望着漫漫连绵的雨丝如织,长长吸了口被水洁净的湿润空气。

“绝胜烟柳满皇都,盛夏雨时也堪用,”他笑吟吟地看向温珩,“温大人不如趁着刑部还未定罪之前,好好同令弟享受当下光景,至于劝解的话,便不必再说了。”

温珩不解地看向他。

“我们身在棋盘之中,做这些无益的挣扎,只会给自身找麻烦,还不如不做。”

温珩有些犹豫,“那你…”

“我不过是顺着他们的意,就能活,这有什么难的,”他宽慰一般冲温珩点了点头,指着他的油纸伞尖儿,示意他撑开伞盖,“回去吧,温大人。”

雨水渐微。

回去吧。

……

作者有话说:

希望以后我有希望能日更!

感谢评论区常陪伴的几位宝贝的支持!么么!(最近太忙啦,耽误了一周,不好意思~gt;_lt;~)

注:“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背绳墨以追曲兮,偭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不贰过者,见不善之端而止之也。”

——王安石《礼乐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