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池鱼 > 第52章 灼身浪 (有删减)

第52章 灼身浪 (有删减)(2/2)

目录

濂澈心里咯噔一声,这才转过弯儿来,方才自己一时口快,把沈宓和自己卖了个彻底,恨不得打碎牙齿回到先前,给自己一嘴巴子。

“殿下…”濂澈为难的面上都皱成一团了。

“他玩的高兴吗?”

什么?

濂澈愣了下,擡眸看向闻濯,发觉他眸中竟然带了些认真,“世子他挺…挺高兴的。”

面前的祖宗对于他的这个回答,似乎很不满意,显而易见地皱了下眉。

濂澈忽然就觉得如芒在背,心底又咯噔一声,连“殿下开恩”都差点再喊出来。

正启唇,又听到前一刻还沉着脸的摄政王,面露忐忑的问:“比同我在一处还要高兴么?”

濂澈就差给他磕三个响头,求他不要一惊一乍了。

“那必定不会。”

“不会什么?”

“不会比殿下在时还要高兴。”

闻濯:“……”

他这一阵沉默来的格外漫长。

脑中一直有两个他在缠架,一个要他留在京中陪着沈宓,一个要他前去江南,搜查出韩礼反叛的罪证。

两者相较,定然是后者重大,只是他不放心。

他不放心将沈宓一个人留在京畿,转身看了一眼背后轻掩的房门——啧!

***

此次前去江南的,还有户部的姚如许,都察院的佥都御史方书迟。

因行程将近,姚如许前些日子便拜谒闻濯,禀报了一些路上筹备的用度,和随行官员名单。

此次追查草乌一事,涉及各部,须长途跋涉,小皇帝怕中间出什么闪失,便特令兵部和刑部,以及大理寺少卿,一共调出了三队精锐跟随。

乘的是官船走的是官道,少不了一路的地方官员前来拜谒。

小皇帝知晓闻濯不愿多于官场之中的人打交道,便拨了都察院的方书迟出面打交道。

至于姚如许,更是直接牵涉漕运的官员,他跟随是顺理成章的事。

出发在即,江南地方未知的变化难测,他也难以料定此行凶险与否,心下对于恩师韩礼的怀疑,也一直困扰他多日。

临行,他想着要再见沈宓一面。

只好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登门。

进府之后,从濂澈口中得知沈宓身体不适,不便见人,于是接见他的人,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摄政王。

两人对坐厅堂,闻濯话不多说,直接就盘问道:“你找沈宓做什么?”

姚如许面不改色道:“许久不见,老友叙旧。”

闻濯眯了眯双眸,压根不信,“你不必跟本王兜圈子。”

姚如许抿唇,毕恭毕敬向他行了一礼,“确实有些话想要当面同他说,还请殿下通融。”

闻濯:“本王若是说不呢?”

姚如许擡眸看他,认真地问道:“殿下会吗?”

很好,他确实不会。

闻濯皮笑肉不笑地哼了一声,他转身挪步,任由姚如许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进了后院。

两人穿过一片亭廊,眼前露出来这座王府最里头的光景。

姚如许稍微恍惚了一刹,回过神来又盯着闻濯的背影,出声道:“这院子的布置很是眼熟。”

闻濯轻飘飘擡眸,瞥了一眼四周的草木和亭子,语气不咸不淡,“都是他喜欢的。”

姚如许面无表情地扯了扯嘴唇,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感觉。

他总觉得这位阴晴不定的摄政王大人,并不是什么好的归宿——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和温存,只是他一贯营造的假象,只有剥开他那张皮,才能窥见底下张牙舞爪,又偏执阴鸷的欲望和野心。

沈宓看似同他属于一类人,实则差的很远。

沈宓只会冷眼看着自己的名声发烂发臭,骨子却清醒又清高的坚守着,那些他所谓的风骨。

他们管这个叫做高风亮节。

但其实傻透了。

也根本不是闻濯他们这类人的对手。

他看向面前的背影,无声的叹了口气,一头扎进了满园葱翠的景观里。

走进院子,一眼就能望见四面摆放的冰鉴,鼎身冒着寒气,一股股往出沁着白雾,满院子的清凉宜人,直教人想不起来,此时正值炎炎夏季。

闻濯指了指院子里的凉亭给他,教他先落座候着,府上下人适时送来凉茶冰糕,半点没怠慢了他。

作者有话说:

希望别被夹!

还是被夹了!

闻濯:我老婆的病通俗叫风湿。

喜欢的话,请多多支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