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六神格格的团宠日常(清穿) > 第124章机智了

第124章机智了(2/2)

目录

乌希哈疑惑地“啊”了一声。

“我这儿也有,内务府直接派到了我公主府上,几个老货,我还没搬过去呢,就想管束起我来了。”玉录玳想起来就气,“等我移居公主府,想见额驸就得宣召,她们跟我说什么女子要矜持,不能孟浪,宣召次数多了会坏名声,我和你姐夫这么多年夫妻,要她们多嘴?若不日日在一处,算什么夫妻?”

乌希哈恍然,想起清朝是有这么一条很不人道的规矩。

起初是为了保护公主不受婆家怠慢,却逐渐演变成嬷嬷们拿捏主子的手段。

玉录玳已经恩威并施,将那几个嬷嬷敲打服帖,她公主府就在呐喇府边上,后院开了个小门,说好日后实际还是与星德住在一处。

玉录玳担心乌希哈性子软,日后新婚害羞,抹不开脸,特意提早嘱咐她:“婚前你就得把她们收拾老实了,往后才能与妹夫相亲相爱,最好和我一般,两家府邸连在一块儿,宣召起来也方便。”

想到“宣召”代表的意义,乌希哈小脸通红。

她不认为自己会被那些后来的嬷嬷辖制,还是认真谢过玉录玳的提醒,保证自己不会为了所谓的名声委屈自己。

玉录玳又叹道:“等西北大军返京,你好事将近,弘时这个做哥哥的还没个着落,恨不得住在水师大营不回宫。你与他最亲近,找机会帮额娘和我问问,他到底想找个什么模样的福晋。”

那天沈光继的警告和青苹的劝告多少起了效果,乌希哈对弘昀只字未提,与玉录玳聊的都是家里长短,柴米油盐。

今天行程有点赶,乌希哈只坐了一个时辰就离开了。

不论古今,看房子都是件累身累心的活儿。

比起在京城边缘的空地重新起屋子,乌希哈更倾向于翻修内城的旧宅,离家近,不浪费。

到午时末,乌希哈看过两座宅邸,可对位置和布局都不是很中意,她找了家弘时推荐过的酒楼,准备先填饱肚子,下午再继续。

她在二楼包厢享用美食,一楼大厅里有个说书先生在口若悬河,“话说准噶尔贼心不死,与罗刹勾结,犯我青藏外蒙,有一蒙古小将,乃天生将才,烧粮草、杀匪首……”

巧了,这说的不是成衮扎布么!

乌希哈放慢进食速度,竖起耳朵,津津有味地听完了“蒙古小将军力降一万罗刹鬼”的故事。

在这位说书先生的口中,成衮扎布身长十尺,力大无穷,一枪能串上十个敌军,简直是一尊见神杀神、见鬼杀鬼,能止小儿夜啼的煞神。

听了这些描述,乌希哈不像普通百姓面露怯色,反倒捧着脸犯起花痴来。

保家卫国的大英雄,多帅!

而且布布在外英勇无敌,对她却温柔忠诚,还带着点憨傻,这就是反差萌啊!

这说书先生口才好,将战场上的惊险刺激描绘得活灵活现,被大堂里食客嫌弃太血腥了些,遂转换到另一个话题。

“诸位可知,如今京城中的第一美人是谁?”

这可比那些打打杀杀的让人感兴趣多了。

立刻有人响应,有说是某某楼的花魁,有说是某家贵女,还有说定是宫中的娘娘。

乌希哈在心里答道:不限性别的话,最美的必须是她家二哥。

说书人很快给出答案,“都不对,第一美人,非上届探花郎、如今的二贝子莫属。”

乌希哈一愣,没想到一个市井说书人能给出她心中的标准答案。

楼下立刻传来“嘘”声,认为一个男人怎么可能是第一美人。

但当年弘昀化名“李仲曦”高中探花,一度成了爱新觉罗家难得的美谈,在场有人见过他打马游街,可谓一眼惊鸿,“二贝子当真是天人之姿,那些凡尘俗女怎么及得上!”

当即有人追问弘昀到底是怎么个美法。

“身为男子,美貌又有何用!”有个文人打扮的年轻男子站起来,对对旁人吹捧弘昀相貌十分不屑。

乌希哈本以为这是个黑子,又听他接着道:“二贝子的才学曾经冠绝我国子监,若他与我等一般从童生考起,不曾生得那把面容妍丽,小三元、大/三元定手到擒来!”

原来是个事业粉属性的学弟。

乌希哈捂嘴轻笑,想着等回宫去,可以学给弘昀听听。

那学弟粉丝不知是不是喝酒上头,在身边吃瓜群众的吹捧下,夸起弘昀来有些收不住话,“……二贝子有八斗之才,在国子监求学多年,礼贤下士,体恤民情,无人不服,乃我等有识之士楷模!他身上亦有我汉族血脉,不比——”

“不比那样样平庸的太子强多了!”

最后这句,乌希哈怀疑自己是听岔了。

有人反驳他,“太子可是做出了‘化肥’,让田间增产,这不比那些吟诗作画、风花雪月的强多了!”

旁听了有一阵的说书先生摇头,再次开口叹息,“诸位有所不知,这化肥并非太子之功,不过是抢夺小儿功劳罢了。”

二楼,乌希哈脸上笑容早已消失,坐正身子,皱眉吩咐道:“青苹,你拿银子下去,让他上来单独给我说。”

这人敢在大庭广众下谈论皇家,引导舆论,背后定是有人指使。

青苹应声而去。

然而没等青苹下到一楼,钢铁碰撞的声音、夹杂着人群的惊呼从底下传来。

有一队官兵冲进门,用手腕粗的铁链将那说书先生和学子拷住,“妄议贵人,妖言惑众,跟差爷回顺天府受审去!”

乌希哈走到包厢窗边,低头看大堂中情形。

那学子满脸涨红,确实像喝高了,“我可是举人,等过几日会试放榜,说不定就是进士老爷,你这武夫敢碰我?!”

他身边还有三四同窗,有劝他别说了,也有仗着自己功名在身,跟衙差硬刚,“我等读书人,自当直言谏上,你们凭什么抓人?!”

衙差不跟他废话,领头的一挥手,把这波人一起给捆了。

他们如此强硬,大堂里的其余人不敢动弹或出声,有那胆小不经事的,已经腿软地跌在地上。

那位始作俑者说书先生倒是没有反抗,只是摇头低声道:“排除异己,因言获罪,可气可笑,可悲可叹,这便是新君的气量么。”

话落,衙差黑着脸甩了他一巴掌,他偏头吐出的血沫中,还有一颗牙。

他转回来后,竟还对着打他的人笑了一下。

比起那几个学子来,这说书先生看着反而有几分隐士气节,衬得代表朝廷与皇家的衙差们更面目可憎。

领头衙差让人拿布头堵了这些疑犯的嘴,环视一圈,确认没有漏网之鱼后,高声道:“府尹大人已查明,近来有白莲教邪祟与前明余孽流窜,散播谣言,意图祸乱超纲,尔等若见到可疑之人,禀报府衙,查实可得赏银五两,若胆敢包庇逆贼,同罪论处!”

无人敢应声。

待衙役离开后,余下的人也无心再用餐,不一会儿原本满座的大堂就空了大半。

乌希哈慢一步下楼结账,看胖掌柜愁容满面地收拾残局,多给了几两赏钱。

掌柜连连恭维,“姑娘心善。”

乌希哈问道:“掌柜可知,那说书人是何来历,怎会知晓许多宫中事?”

“他在我家酒楼坐了两三年的堂了,以前就是个穷要饭的,哪有什么来历,”掌柜苦着脸,“也不知道今天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祸从口出啊!”

边上一小伙计眼馋赏钱,凑到乌希哈身边道,“哪止他呢,他方才说的那些,外头都传开了,不过嚷得欢的都被顺天府抓走了,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哪敢随意谈论宫中的贵人老爷,定是前明余孽没错。”

“哪来那么多余孽?祖上是汉人,现在说几句实话、或者不小心嘴瓢,就成逆贼了?”掌柜的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应是读过写书,对被抓的说书先生和学子们物伤其类。

“我这酒楼为何能生意红火,靠的还不就是传了百余年的祖上手艺?崇祯皇帝还吃过我曾曾曾祖父亲手做的菜,说不定哪天,我也成了前明余孽,要被官衙抓起来了。”

“满人当皇帝,咱们汉人就得夹着尾巴过活。”

乌希哈默然。

穿过大堂,她还能听到些低声碎语,多是对朝廷的恐惧,也有按捺不住好奇心,对被提起的弘晖弘昀间关系的臆测。

这场突发事故之后,乌希哈还是按照原计划看房,却一直有些心不在焉,在青苹的提议下提早回宫。

“青苹,你说外头传成这样,是不是真有人故意在背后使坏?”乌希哈今天算是亲眼见识到沈光继说的弘昀出名了,而且点出他的汉人血脉,仿佛是为他在汉臣与汉民中拉人气,也不知道四爷听了会是什么反应。

青苹猜想多半是四爷政敌所为,不过她也不能肯定弘晖弘昀本人有没有参与其中,不管怎样,相信四爷总会查清幕后之人,将苗头摁死。

至于这个过程会不会牵扯到无辜的人,那就得看命了。

青苹劝乌希哈道:“百姓无知,就爱听这些捕风捉影的事,他们哪懂权贵间的弯弯绕绕,这不还有传二阿哥如此美貌,是女扮男装呢。等有了更新奇的故事,他们就会忘了这事。”

乌希哈不由点头。

大众就是这样。

越遮掩,越好奇,越压制,越反弹。

以现在百姓的平均文化水平,舆论其实没那么可怕。

平民们大多只关心自己能否吃饱穿暖,没几个真在意朝政大事的。比起四爷是怎么登基,说不定他们更好奇城东的老爷又娶了一房小妾,城西的寡妇和打铁的好上了。

乌希哈想了一路,回宫后,没直接回咸福宫,而是先去永寿宫拜访钮祜禄氏。

她想起,曾经风靡京城的苏马力先生,因为家中有事,几年没发新文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