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被围(2/2)
谢蕴姝纤细的身影走了进来,脊背停止,脚步坚毅,一步一步,烙刻着不屈。
她目光中透出决心,让人觉得她仿佛不是一个娇柔的女子,而是战士,行将走上战场的战士。
她擡头环视了一遍,站住脚步,平静而有力地道,字字铿锵落地:“不是战死!便是被叛军杀死!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众人沉默了,那些一直嚷着要谈判、要投降的大臣也沉默了,他们何尝不知道,他们只是在赌虚无缥缈的可能。
“即使不死,忍辱偷生,与死何异?”谢蕴姝擡头直直地看着太子:“谁愿意做亡国奴,尽可以出了城门去投叛军,谢家,要与盛京共存亡!”
谢北昭从后边上来,朝太子一拱手:“殿下,臣愿领兵守卫城门,城门在,臣在,城门破,臣亡!”
少年郎身形如松,昂然挺直,短短一句话,豪气云天。让一直不敢做声的武将们自形惭愧起来,他们征战沙场无数次,在这最紧要的关头,竟然还没有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有担当。
黎言觉得自己仿佛又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他挺直老腰朝太子拱手:“殿下,黎家也不走。”
“黎大人说得对!”太后扶着皇后的手,从外边走了进来:“哀家在外边听了一天了,哀家的心原本寒了,想若是大家都想要谈判,便让哀家舍了这老脸皮,去求老四,给天下百姓一个活路,但是--”
太后伸手拉过了谢蕴姝:“哀家觉得蕴姝丫头说得对,老四不会放过任何人的,要活,就要抵抗到底!”
“母后!祖母!”太子不由得流起了眼泪,站了起来,哽咽了一声:“若是战败,您们该怎么办?”
他并不是软弱,他也并非怕死,他只是牵挂的人太多,他不敢拿大家的命去冒险。
“哀家今年七十五了,哀家也活够了!”太后满怀柔情地转头瞧了一眼外边有着明亮的月亮的天空,眷恋又释怀:“若是大越亡了,哀家还是谁的太后?还是谁的祖母?”
“太后英明!”黎言叹了一句,朝着太子拱手:“老臣也一般,只为大越鬼,不为濮獠臣!”
“臣也是!”
“臣同此心!”
除了较少部分人,绝大多数大臣都站了出来,坚定地表示要抗争到底,保卫盛京。
太子终于下定决心,把拳一握,昂起首道:“既然大家不怕死,我肖毓晟便与大家生死与共!”
众臣高呼太子英明,太后英明。
黎言转头看着谢蕴姝,疲惫却又欣慰地一笑,这谢家的女儿,他没有看错眼,果然是心怀若谷,坚毅若铁。
太子转头对谢北昭道:“所有兵马交予你,你来调度。”
谢北昭却一拱手:“臣无法担任指挥大任,请由朱先生调度兵马,臣以令而行!”
“朱先生?”
“学生在!”瘦长清隽的朱景行站了出来,不卑不亢,沉着冷静:“臣自愿担当兵马调度一职,若是城门破了,臣第一个殉国!”
太子瞧着似曾相识的清瘦的脸庞,突然想了起来:“朱先生?”
他转头去看谢蕴姝,谢蕴姝点点头:“朱先生,惊艳绝伦的朱先生!”
太子恍然大悟,看着朱景行点头:“交予你,先生辛劳,城中一切兵马、粮草、财物,尽数托付于先生。”
朱景行点头,擡起头,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丝毫没有一丝儿慌乱,仿似太子托付给他的,不是一个有着数十万百姓的京城,而只是一个小小的,不值得一提的物件。
有些不服气的,看着朱景行沉稳自若的态度,便噤了言。再看他井井有条地安排起人手,开始指挥起各项撤退、调兵、增援、设置障碍的事情来,心头开始臣服了,听了指挥,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
吵闹了一天的太和殿终于宁静了起来,随着每个人步履轻快地离去,甚至开始冷清了。
谢北昭随着朱景行匆匆走了,他要带领军队去各个城门布防,不能留下任何空子给叛军钻。
皇后劝说太后去休息,做好撤离的准备。
谢蕴姝走了出来,站在城墙上,看着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安宁的盛京。
多么宏大又宁静的城市,在静静地睡着,许许多多的人还在城市的怀抱中做着美梦。
怎么忍心,让杀戮去伤害这些美梦?
她轻轻喊了一声六郎,心头又开始酸楚,他还说要和她看一辈子的月亮。
她想,绣坊楼下的那一池子莲花明年还会再盛开,洁白馨香地开在月光之下,可是她,再也没有了和她并肩看花的人。
这种遗恨,怕是至死难了。
对了,死!
上一辈子死了,可以重生,若是这一辈子死去,还能再回到从前,她定然会不顾一切跟着他出征,哪怕死,也要死在一块儿。
活着一起活,死了骨头也要一起烂—
“蕴姝!”太子跟来了,真切地对她道:“对不起,是我错了!我不该那么懦弱,害得六弟他--”
“殿下,你很勇敢--”谢蕴姝转头看他,语气也很真诚:“就凭你要跟着盛京共存亡,就很勇敢。”
太子叹口气道:“别的不多说了,你还是快回府吧。收拾好东西,带好家里人,朱先生安排了人护送眷属和百姓后撤,你赶紧走吧!我已经害了六弟,我不能再让他心爱的人有闪失。”
“不!”谢蕴姝一口回绝了:“我不会走的,我即便死,也要死在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