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女的总裁相公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皇上的承诺(大结局)

第一百二十七章 皇上的承诺(大结局)(1/2)

目录

皇上为乔楚天安排好上等的住宿,为了以后他跟乔希言办事顺利,以打消两人的顾虑,皇上特意为两人安排了酒席。皇上到不是担心乔楚天,而是担心乔希言,从直接来看,这个乔希言心眼多,心机重。而且从这个人的眼神跟行来来看,一定是个野心极重的人。

但眼下太后把他交给了自己,也只好希望他好好为自己办差,不要生什么乱子才好。席间皇上亲自出面,虽然话说得委婉,但大体的意思是要告诉乔希言,好好为皇上办差,好好配合乔楚天,否则皇上要拿他问罪。乔希言虽然连连回答是好,可心里却在想如何取代乔楚天。在他看来,乔楚天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他只不过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已。如果自己取代了他的位置,在太后,在皇上面前,他可就是江山社稷的功臣了。有太后撑腰,有皇上赏识,还有什么做不好的,说不定皇上还会给自己个宰相当当,到时候自己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说不定……

乔希言这个人,皇上并没有看错,如果让他继续完成自己的手段,那他将给天下百姓带来更多的灾难。

第二天早朝,乔希言在朝上,乔楚天并没有去,这是皇上的意思。虽然乔楚天也搞不清楚皇上为什么要自己不去朝堂之上,但去并没有问什么,自己本来就是给皇上办差的,皇上叫自己怎样自己听命就是。

可在乔希言看来却是另外一个信号,这皇上跟自己接触了一个晚上,就开始高看自己了。乔楚天不能上朝,而自己能上朝那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只是皇上的内心,谁也猜透不了。就连自以为很聪明的乔希言也想错了。让乔希言上朝,是因为他本来就是太后身边的随从,很多人知道他,让他上朝并无不可。而乔楚天,之前没上过朝,大臣们对他也并不知晓,先不让他露面,可以为他打为基础,给大臣们一个良好的印象。到时候大臣们才不会对他多加防备。

大臣们在朝堂上等了很久,皇上才缓缓步入大殿,等皇上在龙椅上坐好后,小德子对着 />

这种话,只有在皇上无心办理朝政的时候才会让小德子说。今天皇上有事,让小德子这么说的原因,主要是想看看事情过去了那么久,每次在朝堂上,要么歌功颂德皇上,要么就是群臣互相吹棒。

皇上此时看了看果大家没事,就齐声说:“国家兴旺,四海升平,臣等无奏。”

可今天过了很久,大臣们并不打算说这句话。因为朝堂上今天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可是大家的仇敌,那就是长孙杏长孙大人。此人跟群臣不合,以前在朝堂上,每次他都要说很多事情,而且不得罪人他心里并不痛快似的。

“启禀皇上,臣有奏。”说话的是长孙杏,他位于左列最后,跟位于右列最后的乔希言并列着。在没有皇上任何指示前,从牢里释放的大臣,或者是从外面调回京城任职的官员,上朝第一天都是位列最后。

“长孙卿家有何奏本呀?”皇上点点头,并不像往常那样急于结束早朝。

“臣有两件事情,一件是关于臣的清白,另外一件是关于灾民的。”长孙可大人说第一件的事情的时候,皇上皱眉,这个长孙杏,释放了你你还要什么清白,真是个硬得不行的人。长孙大人在说第二件事情的时候,群臣们皱眉了,这件事情群臣都不想说,牵连大家的利益,没想到这个长孙杏却说出来了,早知道他会这么说。可皇上在这个时候偏偏他把放了出来,现在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朕昨日已经跟你说过了,帮你查清冤屈之人不想领你的情。”皇上说。

“皇上,他不想领臣的情,臣无所谓。可是他不出面,群臣会以为皇上私自放了罪臣,这对皇上,对臣,不是一个很好的交待。”长孙大人就是认死理,皇上急了,这个家伙,昨天太后还说,希望他能长长记性,不要这么较真了。哎,看来还是没改,乔楚天跟他合伙办事,估计要为难了。

皇上突然想到,长孙杏是个知恩必报的人,或许另外一个道理可以让长孙杏停止这个问题的提问,“长孙杏,你这个脑袋瓜,什么时候才可以开窍呀。这天下是朕的,你们是朕的,百姓也是朕的,难道朕会笨到释放那些对朕的江山有危害的人吗?再有一点,我想你也应该为你的恩公想一想,如果他出面了,而他又帮了你,势必要得罪很多人,到时候恐怕他救了你,你却害死了他吧。”皇上指了指长孙大人,让他用脑子好好想一想。

长孙大人原来也只是说说,如果皇上把事情说清楚,也就罢了。但没想到皇上给出这么深沉的答案,还好皇上没有允许自己的要求,否则真要害死那位救自己的人了。

“臣愚蠢,谢圣上提点。”长孙杏头上冒着细汗感谢皇上。

“好啦,你到前面来,说说第二件事情吧。”皇上见长孙杏开了窍,自然是十分高兴。总算没有白费乔楚天一番苦心了。

长孙杏听皇上叫自己到前面,那就是位于群臣第一了,脸上非常激动的表情。而群臣,对皇上的用意也十分不解,如果皇上重新起用长孙杏,那大家好日子可得到头了。

长孙杏走到前面,“回皇上,据臣了解,今年多地发生大旱,庄稼作物减产的减产,失收的收失,有的地方连种都种不下去。现在城里已经涌现众多灾民,这只是臣对京城的看法,而其他地共的城市,说不定更严重。”长孙杏说出自己的看法。

皇上满意的看了看长孙杏,但脸上却装作不知情的样子。没想到这个长孙杏这么用心,才放出来,本来让他在家好好休养,却不想他已经到外面去了解情况了。如果多一些像他这样的臣子,朕也不会这么累,百姓也不会那么痛苦了。

“竟有此事?”皇上大为振惊的样子都是装出来的。“各位爱卿,这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皇上问完这话,很生气的看着群臣。

“臣等不知,望皇上恕罪。”群臣的话,永远是那么齐,不论是有结果没结果,在说这类话的时候,永远是那么齐,齐得令皇上鬼火。

皇上本来想发火,但据以前上朝的经验,如果自己一下发火了,群臣一定觉得自己已经查过这件事情了,那样会打草惊蛇,连长孙杏大人都不好把这件事情办好。

“李爱卿,你怎么看法呀?”皇上问李向善李大人。

“回皇上,臣暂时没有接到这方面的上报。”李向善不慌不忙的说,他把这件事情推到了不能处理自己多扛着点就是。关键还是自己不能有事,否则大家都扛不住。

“王爱卿,你那边情况呢?”皇上又问王大人。

“回皇上,臣也没有收到地方官吏的报告。”王大人如李大人一样回答。

皇上压住心中的怒火,一个个问,除了长孙大人知道,好像其他大臣都是等着r />

“哦,看来情况也不是很严重。”皇上轻描淡写的说,这些大臣,翅膀硬了,一个个都敢在朝堂上欺君了。“这样吧,朕就安排一位大臣去查查这件事情,有灾振灾,各位卿家的意思呢?”皇上看上去水波不兴,好像并不着急于此事。

“臣等遵旨。”那些大臣见皇上不急,那这件事情压下去也很容易了。

“皇上,这件事情不用查了,老臣已经查清楚了。现在那么多灾民,咱们浪费不起那么多时间呀,目前要问罪于这群食皇粮的罪臣才是。”长孙杏出口就得罪了文武百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