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朝堂之上(上) (1654字)(2/2)
这时大家都一口同声地批斗那些大贼,可说到派谁是大家都安静了起来。
这就是说就是天下无敌,做就有心无力了,哎。
这时,只见太子踏出了一步,“启禀父皇,儿臣认为此职三弟可以胜任。听说三弟师承高人,而且平时也常常与十三皇叔(恭亲王梵弈雷)讨论兵法。我想三弟一定能大伙全胜而归的。”
“梵笑天”也马上站出来,谦卑地说:“多谢皇兄的赞赏,不过皇弟我依然过于年少又气血方刚,难以令众官兵臣服于臣,更何况我生日常与十三皇叔讨论兵法,但那也是纸上谈兵而已。禀父皇,儿臣认为应该派杨将军去平定东边的动乱,根据杨将军多年的带兵经验足以令那些大贼闻风丧胆。”
这时太子又站出来,“杨将军乃我过大将怎么能用来对付小小的盗贼呢?杨将军还要训练我国十多万兵,杀鸡怎能用牛刀呢?”
太子才刚说完就有很多人跟着附和。
很明显,那个杨将军是太子党的人,而且太子刚刚那番说话很明显就是有暗贬“梵笑天”的意思。
只是朝堂已经噪得沸沸扬扬了,当然的是大部分人都是站在太子那边的。而“梵笑天”那边则显得势单力薄。
我也明白“梵笑天”为什么想留在这里,因为现在就可以看出他的势力本来就是很薄弱,而多为一些新近抱有理想的年轻官员,根本就是没有一个强大的势力作为靠山,更何况他不是一个受宠的皇子。“梵笑天”才刚起步,拥有这些为数不多的支持,如果现在离开这里的话,可以说是就更加势孤力弱了。
相反,太子外戚势力强大,多位高官掌权多年的老臣,如果现在就将“梵笑天”调到边疆除了可以除去这个眼中钉外,还可以削弱他的势力,简直就是一石二鸟。
虽然朝堂上还有其他的势力和一些独立的官员,还有一股势力就是二皇子的党羽了,现在他们都在看太子党和三皇子的戏。剩下的就是一些中立的官员,哪个党羽都不肯近,就如“子翎”的爹左丞相。既位高权重,又得民心,但是谁向他招揽他都不肯。
就在大家噪得像市场一样时,皇上终于开了他的金口,“国师,虽然说你们观天殿一向都不管朝事,但朕现在像听听国师你的意见。”
皇上这么一句不就是将“子翎”推向风浪尖,而且我还看见他的眼里闪过精光。果然能当上皇上的人都是老狐貍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