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重帘-7(2/2)
这话和他刚才说的有所出入,释知净眨巴两下眼睛,欲言又止。
见状,郁弭惭愧难当,勉力扬了扬嘴角。
“既然这样,就不急着一时了。起码等到砚昭他们的方案出来以后,我们再做定夺。现在这个数目,只是砚昭他们给寺里的一个估数,具体是多少,说不定等具体方案出来以后还有出入。”释静吾微笑说。
郁弭原本就有忧虑,听罢说:“到时候还缺多少,都不要紧,我都能补齐。重要的是不要耽误了修缮的进度。”
莫舒云感慨道:“郁师兄,你对我们寺的修缮工作很热心啊。”
他听出莫舒云的狐疑,说:“师父说过,发心建寺,如见无数佛。我想为自己和家人建这功德。”
“你发这份心,已备大功德。”释静吾说,“不过,现在离具体方案出来还有一段时间,别着急。四海之内,和你一样发心布施的善信还有很多,希望是同种般若因,共济无量寿。”
郁弭只担心凑不齐钱,没想到寺方还有这个方面的考虑,顿时显得他的行为财大气粗。他惭愧得很,说:“那我听住持的安排。”
释静吾乐道:“你是我们寺的有缘人,至善至美,留在我们寺当志工,是寺中的福分。”
“不、不、不。”郁弭受之有愧,连连摆手否认。
“募款的推进的确稍微慢了一点点,你会着急,倒不奇怪。砚昭也和我说过。他原本要捐一百万,起码让款额目标看起来有个眉目,但我也是这么劝他的,不着急。”释静吾这么说的时候,也像是在给释知净和莫舒云做解释,“所以,他是前天给募捐的账号上转了五十万。”
听说曾砚昭已经捐了钱,而且是这么大的数目,郁弭不由得愣住。
释知净诧异道:“曾师兄就是转账时没有留姓名的那位功德主吗?”
释静吾欣慰地微笑,点了点头。
“阿弥陀佛。”听罢,释知净合掌念了一声。
郁弭说:“那我也先捐五十万吧。”
听罢,两位法师都有点诧异。他们面面相觑,俄顷,释静吾笑说:“你发心布施,我自然没有一再阻挠你的道理。真是谢谢了!”
没有想到,曾砚昭不但捐了一大笔钱,而且转款时居然没有留下姓名。
照之前寺院募捐公告里的说法,捐款数额这么大,是要刻碑留名,立消灾禄位,并且名载寺志的。这些,曾砚昭都不在乎吗?
郁弭觉得这是挺大的事了,可是看刚才其他人的反应,想必除了住持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曾砚昭也一点都没有向他透露过。
郁弭心事重重地离开了方丈室,难免认为自己和曾砚昭比起来,捐款的目的太功利了。
可是,他转念想了想,又觉得这样不无不可。
曾砚昭这个人……说不定一辈子都不会为自己着想的。郁弭不知道他想的是众生还是某个别人,总之,他甚少为自己考虑。既然如此,郁弭更要立延生消灾禄位,让寺中的僧人们为曾砚昭诵经祈福了。
郁弭一路走一路寻找苏春媚的身影,想要向她请半天的假,去市区的银行把转账办好。
他还没找到苏春媚,莫舒云就追上了他。
“没有想到,你真的要捐那么多钱。”莫舒云佩服地说。
寺院刚开放募捐的时候,郁弭就曾说过自己可以捐这笔钱。不过,那时他是不愿意听见他们一个劲地夸赞顾晦之,才说了那样的话。
莫舒云当时就表现得不相信他能拿出那么多钱来。
现在,郁弭曾说过的话要成真了。二人做了两个多月的室友,莫舒云充满好奇地问:“你这钱,是之前工作的存款还是家里父母给的钱?”
他果真怀疑钱的来路,郁弭微微蹙眉。
“呵呵,因为你原本不是打算把钱捐齐吗?毕竟是两百多万的数目,可不小。”莫舒云解释说,“如果是父母的钱,应该据实告诉寺里,到时候留名、立禄位,就写上令尊令堂的名字。”
他们如果知道他想把那么多钱往寺院里捐,指不定要说些什么。郁弭根本不打算告诉父母,答说:“是我自己存的钱。”
莫舒云惊诧得眨了眨眼睛,既是难以置信,也是难以接受这事实。
半晌,他豁然笑道:“那真是无量的功德了。”他搓了搓双手,“住持说的没错,你在我们寺里做义工,真是寺里的福分。”
这笔钱能顺利捐了,就再好不过,郁弭最不愿的就是和别人纠缠于钱的来路问题。听着恭维的话,郁弭淡淡地笑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