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安排 (4)(1/2)
本是为了奉承县令,和邻里搞好关系。这段时间,和李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有什么事李明可以帮着担待,过段时间铺子开张,她要去那边坐镇,再用不着和双帽胡同的人搞好关系。她倒真希望报名的人全部走干净。
婵娟眼睛转了转,问道:“姑娘这是气话,还是说正经的?”
龚春琳一怔,问道:“怎么了?”
婵娟道:“姑娘若真是这么想,明天只管出去,我们和人说不能退。那些人都是贱骨头,越说不能退,肯定越要退,一个传一个,等到后天,只怕就都退光了。”
龚春琳深感意外地瞧着她,点头道:“是这个理,没想到,你倒对人心了解得深刻。”
婵娟又对周云道:“这话别告诉公子,他是善人,知道了肯定不答应。”
周云想了想,问道:“春琳姐,那我那三个侄儿呢?”
龚春琳没想到这一层,想了想,道:“若真的人数不够,私塾办不起来,之前答应给他们做的衣服,还是给他们做,算是补偿吧。”
周云这才安心地点头答应。
既存了撤消私塾的心,龚春琳去那边看木工活,桌椅已做了一半。整齐地摆在屋里,龚春琳看着发怔,她对自己有信心,自己的生意一定会越做越大,从长远看,办私塾能够培养一批从小忠于自己的各方面人才,也是一件划算的事情。可那些人的不信任实在太让她寒心了。
龚春琳找到许广林,道:“许师傅,我那边铺子急等着开张,把这边的事先放下,先帮我做一批食盒出来?”
“怎么做?”许广林问,他真没做过盛冰的食盒。
这东西龚春琳想了几天,道:“中间是带夹层的铁盒,外面裹棉,你帮我做外面的雕花木盒,行不?”龚春琳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大小讲给他听。
许广林听完道:“龚姑娘,这东西我有两点建议。”
龚春琳忙道:“请说。”
许广林道:“铁盒有这么大,中间夹层放盐水,外面裹棉,再加上提把木盒,份量可不轻。伙计大热天跑一趟没事,跑两趟没事,若生意好,连着跑个几趟,岂不要了人的老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