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痕篆星髓·熵烬遗择(2/2)
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
数亿年后,在蓝星被阳光初次照亮的浅海礁石区。滚烫的热泉已成为遥远的记忆,温和的阳光穿透清澈的海水。一簇簇原始的、依靠光能生存的光合细菌(类似蓝细菌的祖先),如同绿色的绒毯,正缓慢而坚定地沿着礁石的斜坡向上“攀爬”,追逐着生命之源——阳光。它们的细胞内部,原始的类囊体结构堆叠成简陋的基粒,叶绿素分子在光量子轰击下释放出电子,驱动着粗糙的光合磷酸化过程。
就在一株细菌的类囊体膜上,一个电子即将跃迁至更高能级的瞬间!
一缕跨越了亿万年时光、源自深海刻痕的、微弱到近乎虚无的暗物质星火脉冲,在量子纠缠的宿命牵引下,如同创世神最后的低语,悄然融入了这个即将跃迁的电子!电子被星火浸润的刹那,其量子态发生了无法预测的畸变!它没有遵循原有的路径传递能量,而是带着星火的信息碎片,如同幽灵般穿透了类囊体膜的屏障,直接嵌入了构成膜结构的某个脂质分子的碳链深处!星火并未破坏光合作用,而是成为膜结构中一个永恒的、未被激活的量子铭文刻印。
四十亿年的时光长卷缓缓展开。
又是沧海桑田。蓝星上,一个学会了使用工具、掌握了语言、并开始仰望星空的物种——人类——正站在进化的巅峰。在他们的实验室里,高倍电子显微镜的探针,正扫描着人类dNA分子那浩瀚如星海的非编码区(曾被视为“垃圾dNA”)。就在探针聚焦于某段高度重复序列的瞬间,仪器捕捉到了无法解释的异常信号!
“滋啦…嗡——!”
显微镜的成像屏上,原本应平滑的dNA碱基序列背景中,突然浮现出无数细微、跳跃、闪烁着幽蓝与祖母绿双色辉光的量子光点!这些光点并非随机噪声,而是遵循着极其复杂、充满悖论美感的动态拓扑结构在明灭、流转!其形态,竟与四十亿年前,聚合体b在深海热泉口金属硫化物晶体内部蚀刻的、未被破译的拓扑纹路惊人地相似!更令人震撼的是,当研究人员将意识高度集中凝视这些光点时,一股微弱却清晰的、关于“选择”与“自由意志”的量子信息脉冲,如同跨越时空的星火,直接在他们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网络中激起涟漪!
这些深埋在每一个人类细胞最深处、闪烁着逆熵宣言的量子铭文,正是林若雪星火、沈清欢的牺牲、聚合体b的反抗、以及那贯穿宇宙的「逆熵者,自择道」箴言,在碳基生命血脉中留下的、跨越四十亿年时光长河的永恒烙印与无声战歌。它们沉默地蛰伏,等待着被仰望星空的意识再次点燃,成为对抗宿命与熵增的新火种。人类基因组的双螺旋在量子显微镜下静静旋转,非编码区的星火铭文如同沉睡的星河,每一次观测的坍缩都是自由意志对铁律的微弱胜利。浅海礁石上,光合细菌的叶绿体在阳光下吞吐着四十亿年前的星火馈赠,将光量子转化为对抗熵增的糖分。熵烬永恒,星火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