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嫡庶称孤:庶女逆袭闹后宫 > 第184章 朝堂刁难的反击

第184章 朝堂刁难的反击(1/2)

目录

我从祭坛回来时,天色已晚。

风卷残云,紫宸殿的灯笼在夜色中摇曳,映得影子斑驳。

南宫寒负手立于殿外,沈枧则站在廊下,眉头紧锁。

我知道他们都在等我——等一个答案。

“遗诏虽被崔嬷嬷带走,但匣底残留一角纸帛,上有‘九门’二字。”我低声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冷意,“她不是孤身行动,有人在背后策应。”

沈枧眼中微光一闪:“你是说……朝堂上的人?”

我点头:“九门阀,皆有势力。若要动先帝遗诏,非一两人所能为。”

话音未落,殿内忽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赵将军大步走入,脸色沉重:“嘉茉,肖景文已经在朝堂上发难了。”

第二日早朝,气氛剑拔弩张。

我一身新晋嫔妃的衣裳入殿,原本低眉顺眼的众臣纷纷抬眼打量。

曾经那个尚书府的庶女,如今已是圣眷正隆的林嫔,再无人敢轻视。

然而,还未站定,王尚书便出列,声音尖锐如刀:“林嫔,你近日频频出入禁地,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今日陛下问政,老夫有一问,请你直言。”

他顿了顿,目光阴沉:“如今国库空虚,边疆战事又起,若要筹集军饷,又不增加百姓负担,该当如何?”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这问题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杀机。

若我答不出,便是无能;若我提出苛捐杂税,便会被扣上加重民困之名。

王尚书这是想让我自投罗网。

但我心中已有计较。

我垂眸片刻,指尖轻轻搭在袖口,心念一动,能力启动。

三息之间,人心如镜。

我看到王尚书眼神深处的贪婪与焦虑,看到他脑海中浮现的几个熟悉面孔——那正是城南几位富商。

更看到他在昨日夜间,密会肖景文,二人密谋借“筹军饷”之名,提议加征盐铁税,实则是为自己敛财铺路。

好一招“以国事为饵,行私利之实”。

我缓缓抬头,目光清冽如秋水:“王尚书所问,确实事关社稷安危。”

众人屏息,等待我的回答。

我踱步两步,语调平稳却不容置疑:“不过,我倒是好奇,王尚书平日最爱吃的是哪一口茶?”

全场一静。

王尚书愣了一下,皱眉道:“自然是江南春露。”

“哦?”我微微一笑,“可我记得,江南春露每年产量极有限,市面上早已断货多年。王尚书竟能常年饮此茶,实在令人佩服。”

他的脸色瞬间变了。

我继续道:“不仅如此,王尚书近来宅邸修缮,竟用上了御贡级别的红木与青砖,连工部都未曾备案。不知这些材料,是从何处而来?”

他额角渗出汗珠,嘴唇微颤,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扫视全场,语气陡然一转:“诸位大人是否也注意到了?近年来,朝廷推行新政,鼓励商业发展,原是好事。可一些人却借此机会囤积居奇、操纵物价,甚至暗中勾结权贵,从中牟取暴利。而如今,他们却要拿‘百姓’当挡箭牌,逼朝廷增税,实则是为掩盖自己的罪行。”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李大学士神色复杂,赵将军眼中多了几分赞许,而肖景文的脸色则阴沉似墨。

我转身望向皇帝,恭敬一礼:“陛下,若真要解决军饷之事,不妨从这些人入手。与其让百姓受苦,不如让那些坐享其成之人,为国家分忧。”

皇帝沉吟片刻,目光在我脸上停留良久,终是点头:“林嫔所言有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