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有半毛钱关系吗? > 第33章 爷爷七十大寿

第33章 爷爷七十大寿(1/2)

目录

在爷爷七十大寿的宴会上,爷爷的兄弟姊妹们和膝下的儿孙们都齐聚一堂,好不热闹!

农村里摆酒席,通常会提前两天就开始筹备。由于小姑和大姑还有五叔幺爸都在苏州做生意,一年中只有过年时才会休息几天,所以这次爷爷的寿宴,主要由爷爷的儿子们负责操办。

爷爷共有五个子女,我爸爸是长子,此外还有五叔和幺爸这三个儿子,以及大姑和小姑这两个女儿。

爷爷曾经告诉我,其实他还有一个三叔,但可惜的是,三叔在小时候就夭折了,没能被抚养长大。

每当这种家人团聚的时刻,当忙碌的事情都结束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总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奶奶。大家都会感叹,如果奶奶还在世的话,那该有多好啊!

今年,我们这一辈的人都到齐了。老一辈的人们忙着张罗宴席,而小一辈的我们则可以尽情玩耍。我们聚集在五叔家那两层小楼的楼上,在堂弟的房间里玩起了炸金花。

然而,我对打牌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于是便主动承担起照顾最小的幺幺和姐姐家小侄女的责任。这两个小家伙同岁,都是 2008 年出生的。

这就是幺房出老辈子啊!我和两个孩子一起烧火烤红薯,那感觉真是太棒了!看着红薯在火中慢慢烤熟,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我们都开心得不得了。

不仅如此,我们还砍了竹子,准备烧竹筒饭呢!这种独特的烹饪方式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好奇地看着我将米和水装进竹筒里,然后放在火上烤。不一会儿,竹筒饭就做好了,那股竹子的清香和米饭的香气混合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

周乐也完全融入到了我的兄弟姐妹中,大家一起打牌,欢声笑语不断。他似乎很享受这种乡村的生活氛围,和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至于酒席的事情,我们根本不用担心。整个生产队的人都会来帮忙,洗碗、切菜、端菜等等,都有专门的负责人安排得井井有条。主家只需要请好一条龙的厨师,准备好桌子和餐具就行了。所有的食材都是主家自己购买的,为了这次酒席,去年爷爷就特意养了一头猪,还有鸡鸭鱼等各种美味。

周乐不禁感叹道:“这种酒席,清一色的农村土货,看起来就很好吃啊!”他对这些新鲜的食材充满了期待。

向上也附和着说:“是啊,你们这边的酒席和我们那边可不一样呢。我家那边是流水席,从早上一直吃到晚上,所以有一百多桌,而且菜都是一样的。”

我们这边不吃早餐,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吃一顿,第二天中午是正席,第二天晚上还有一顿呢。每一顿都是新鲜的不同地方菜哦!

前一天和第二天晚上就是普通家常小炒,家常菜。第二天中午正席,那就是传统八大碗(川菜八大碗,又称三蒸九扣八大碗或田席,是川菜中具有巴蜀乡土特色的传统农家筵席,以就地取材、荤素搭配、汤菜并重为特点,主打咸鲜本味,经典菜品包括粉蒸肉、烧白等扣碗菜肴),加鸡鸭鱼,反正一桌约30个菜。

由于大姑、小姑以及五叔和幺爸都在苏州经营饭店,因此当乡厨开始制作八大碗时,原本热闹的牌局不得不暂时中断。表弟和堂弟被召唤过去,跟随乡厨学习这些传统菜肴的制作方法。

我和姐姐妹妹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凑上前去观摩学习。似乎我们全家人对美食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或许这也是家族遗传的一部分吧。

周乐和向上对烹饪并不感兴趣,他们见状便主动带着两个小娃娃去追逐鸡群、逗弄小狗,玩得不亦乐乎。

我觉得这一幕非常有趣,不禁感叹道:“高手果然在民间啊!”有些美食确实需要新一代的年轻人去传承和发扬。

第二天正席,我一大早就被安排了负责收礼金和登记。因为我暂时是家里读书最多的人。

不得不说,这登记跟读书没关系,每个名字用我们当地的话说出来,然后写出来我都可能要写错,必须再三确认。

到了吃饭的时候,光是我们这一代人就占据了整整两桌。而正席则摆放了整整 30 桌,场面异常热闹。

在正席期间,全家人一起挨桌敬酒,浩浩荡荡的队伍犹如一条长龙,看上去确实展现出家族人丁兴旺的景象。

就这样,村里的人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你爷爷可真是咱们农村里最幸福的老头啦!”的确如此,奶奶已经离开人世好些年了,但爷爷在前两年又结识了一位新奶奶,两人相互扶持,一起也有个伴,少了很多孤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