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归来,我林冲追妻火葬场 > 第6章 永乐惊梦:两界穿梭的诗客

第6章 永乐惊梦:两界穿梭的诗客(1/2)

目录

晨光透过明朝永乐年间的青灰瓦檐,在泥泞的巷弄里投下斑驳光影。林烨挣扎着睁开眼,后脑勺的钝痛还未散去,入目却是陌生的麻布裙摆——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正用沾着草木灰的小手,将陶碗里的稀粥小心地递到他嘴边。

“大哥哥,你终于醒啦!”小女孩的声音带着怯生生的欢喜,“昨儿个见你倒在土地庙旁,脸都白了,还以为……”林烨这才惊觉自己身处异世,身上那件印着现代图案的T恤早已沾满污泥,取而代之的是一件浆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褐。他试着起身,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强光,眼前竟瞬间切换成了自己出租屋的景象:桌上还放着没吃完的外卖,电脑屏幕停留在明史资料页面。不过眨眼间,他又回到了潮湿的巷弄,小女孩正一脸困惑地看着他发呆。

两界穿梭的秘密,就这般猝不及防地落在了他身上。

接下来的几日,林烨靠着小女孩阿芷的接济勉强立足。阿芷父母早亡,靠着帮人缝补浆洗过活,却仍愿意分一半口粮给他。林烨既愧疚又感激,试着用穿梭能力从现代带些白糖、细盐过来,没想到这些在现代寻常的东西,在永乐年间竟成了稀罕物。阿芷用这些“稀罕物”换了半吊铜钱,眉眼间的愁绪也淡了些。林烨暗下决心,定要在这异世站稳脚跟,护好这个救了自己的小姑娘。

这日,巷口贴出了新的告示——应天府将举办诗会,凡有才学之士皆可参与,拔得头筹者赏白银百两。林烨心头一动,他虽不算饱读诗书,但现代积累的诗词储备,应付明朝诗会绰绰有余。更重要的是,一百两银子足够他和阿芷彻底摆脱困境。

诗会当日,应天学府的庭院里人头攒动。往来者多是身着锦袍的文人墨客,偶有几位腰佩玉带的官员驻足,引得众人纷纷侧目。林烨穿着洗得平整的粗布长衫,在人群中格外扎眼,刚找了个角落站定,便听得几声轻嗤。

“哪来的穷酸,也敢来凑诗会的热闹?”说话的是个面容倨傲的少年,锦袍上绣着精致的云纹,身旁跟着几个同样衣着光鲜的随从。林烨认得他——昨日在布庄换衣时,曾听闻这是英国公张辅的幼子张勋,京中有名的勋贵子弟,向来眼高于顶。

林烨不愿惹事,只装作未曾听见。不多时,诗会开始,主考官翰林院编修周述起身出题,以“秋江”为题作七律一首。众人纷纷提笔,庭院里只剩下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林烨略一思索,便想起了杜甫的《秋兴八首》,稍作调整,将“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化入诗中,又结合眼前江南秋景,补全了全诗。

待众人交卷,周述逐篇审阅,当看到林烨的诗作时,眼中骤然亮起。他反复诵读几遍,忍不住拍案叫好:“‘秋江浪涌接天碧,烟树含霜接地苍’,此句意境雄浑,对仗工整,当为今日最佳!”话音刚落,一旁的侍读学士解缙也凑过来细看,连连点头:“不仅写景绝佳,尾联‘客愁暂寄烟波里,且待春风渡野航’更见心境,难得,难得!”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烨身上,有赞许,有惊讶,也有不服。周述当即宣布林烨为诗会榜首,命人取来一百两白银。沉甸甸的银锭放在托盘里,反射着耀眼的光,林烨正欲上前领取,张勋却突然大步拦在他面前。

“慢着!”张勋扬着下巴,语气带着十足的轻蔑,“这诗句定是你抄袭来的!一个穿粗布衫的穷酸,怎会写出这般好诗?定是偷了哪位名士的佳作,拿来蒙骗考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