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洼地迷雾(下)(1/2)
\"看那个镯子,\"老邻居在我耳边说,\"故宫流失的那批里有一模一样的。\"
拍卖会准时开始。前几件都是欧洲油画和家具,直到第七件拍品,才出现中国文物——一组元代青白瓷碗。我们按兵不动,看着它们被一位德国收藏家以高价拍走。
第十二件拍品掀起了小高潮:一件\"宋代龙泉窑青瓷\"。当工作人员掀开绒布时,老邻居猛地抓住我的手腕。那是一件凤耳瓶,釉色如翡翠,造型端庄——但我们在故宫见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器物。
\"赝品,\"老邻居咬牙道,\"仿的是故宫那件。\"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件赝品最终以两百三十万欧元成交。看着那位唐装老头兴奋地上前验货,我胃里一阵翻腾——这么高调的赝品交易,背后一定有更大的阴谋。
中场休息时,我们注意到墨镜女子一直在用手机拍摄会场。她似乎对某位工作人员使了个眼色,那人便悄悄离开了大厅。
\"不对劲,\"老张低声说,\"我去看看。\"
他假装去洗手间,实则跟踪那名工作人员。我和老邻居则继续观察墨镜女子。她走到角落打了个电话,虽然声音很低,但我还是捕捉到了几个词:\"海关替换今晚\"。
二十分钟后,老张回来了,脸色凝重:\"后面仓库堆满了包装箱,全是亚洲文物。我偷拍了几张照片。\"他给我们看手机——照片里,十几个木箱上贴着\"中国·南海\"的标签。
就在这时,拍卖师宣布下一件拍品:\"特别呈献,据信为郑和船队遗物,明代永乐青花海水龙纹大盘...\"
展台上出现的,赫然是一件与我们在德·维特城堡所见极为相似的龙纹盘!老邻居立刻掏出手机比对照片,脸色越来越难看:\"纹饰细节完全一致,但德·维特那件明明...\"
\"被调包了,\"我恍然大悟,\"男爵的收藏被人替换了,真品被运到了这里!\"
我们必须在事态失控前采取行动。老邻居负责联系荷兰警方和国际刑警,老张继续监视仓库,我则试图接近那位墨镜女子——她很可能就是关键人物。
我端着一杯香槟走向她:\"精美的镯子,是乾隆时期的吧?\"
她转过身,墨镜后的眼睛看不出情绪:\"您很懂行。\"
\"职业需要,\"我微笑,\"我在雅加达开古董店。\"
\"是吗?\"她突然用标准的中文反问,\"那您应该知道,真正的收藏家不会在拍卖会上这么张扬。\"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摘掉墨镜,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国际刑警艺术犯罪组,李敏。你们三个从布鲁塞尔开始就被我们盯上了。\"
原来如此!我长舒一口气,正要解释,会场后方突然传来骚动。几名工作人员神色慌张地跑向仓库,其中一人对着对讲机大喊:\"有人闯入了!\"
李敏脸色一变:\"不好!\"她拔腿就跑,我紧随其后。
仓库里一片狼藉。几个木箱被撬开,老张正和一个壮汉扭打在一起。地上散落着瓷器碎片和包装材料,最令人心惊的是——角落里躺着一名昏迷的工作人员,身边是一套专业的文物复制工具。
\"不许动!警察!\"李敏亮出证件,但那个壮汉一把推开老张,从后门逃走了。
五分钟后,增援赶到。经过初步检查,确认仓库里至少三十件\"文物\"是赝品,而真品很可能已经被转运。更惊人的是,在那些复制工具旁边,警方发现了德·维特家族的收藏目录——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件文物的特征,甚至还有显微照片。
\"专业犯罪集团,\"李敏对我说,\"他们复制真品,用赝品替换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真品,再通过拍卖会洗白真品。\"
\"李文昊也是他们的人?\"我问。
她点头:\"小角色而已。幕后主使我们追查两年了,今天终于...\"她的对讲机突然响起,荷兰警方在码头截获了一艘可疑货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