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六国未灭,何以家为(1/2)
李斯心中一凛,知道正题来了。
只听昌平君缓缓说道:“华阳太后近来常与我念叨,说李廷尉乃不世出之才,为我大秦肱股之臣,至今却仍是孑然一身,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他看着李斯,眼中笑意加深,带着一丝不容置喙的意味:“廷尉与王姑嬴卿的婚事,当初便已定下。如今尘埃落定,正该是良辰吉日。此事,不仅是太后懿旨,亦是王室对你的看重。你与王姑结为连理,从此你我,便不只是君臣,更是亲戚了。”
“亲戚”二字,被他咬得格外清晰。
这哪里是商议,分明是通知。
李斯瞬间想起了数日前,嬴政在朝堂之上,那看似不经意投向自己的一瞥。那一瞥之中,有欣赏,有期许,但更深处,似乎还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审视与警惕。
他仿佛听到了王上对赵高说的那句话在耳边回响:“寡人的剑,若是与寡人要斩断的藤蔓缠在了一起,那它……还是寡人的剑吗?”
冷汗,瞬间从李斯的背脊渗出。
他成了那柄剑,而昌平君带来的,正是那根最坚韧、最华美的藤蔓。
他缓缓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个恭敬的笑容,声音却无比沉稳:“臣,谢太后恩典,谢相邦费心。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斯孑然一身,自当全凭王上与太后做主。”
他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巧妙地将“王上”放在了“太后”之前。
昌平君何等人物,立刻听出了其中深意。他脸上的笑容不变,只是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微不可查的冷光。
“呵呵,李廷尉果然是通透之人。”昌平君站起身来,“也好,待我明日入宫,便将廷尉的意思回禀太后与王上。想来王上,也乐见其成。”
他拍了拍李斯的肩膀,语气意味深长:“你我,今后便是一家人了。一家人,自当同心同德,共辅大秦。廷尉,好自为之。”
说罢,昌平君转身,在一众仆从的簇拥下,施施然离去。
书房内,只剩下李斯一人,静立良久。
窗外的冷风灌入,吹得烛火一阵摇曳。
他低头看着自己修长的双手,这双手,可以制定最严酷的律法,可以书写动摇天下的文章。但此刻,他却感到自己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牢牢罩住。
网的一头,是君临天下的王;另一头,是根深蒂固的楚系外戚。
而他,李斯,就是这张网正中央的猎物。
“一家人……”他喃喃自语,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是为利刃加鞘,还是为猛虎上枷?”
一夜未眠,次日,宫中内侍的传唤声打破了沉寂。
“廷尉李斯接诏,王上于章台宫召见!”
李斯心中一沉,该来的,终究是来了。是福是祸,在此一举。
章台宫顶层,咸阳的夜景尽收眼底。嬴政并未安坐,而是负手立于一幅巨大的七国堪舆图前,目光如鹰隼,死死地钉在地图上韩国的位置。赵高侍立一旁,垂首敛目,仿佛一尊没有生命的雕塑。
“臣李斯,拜见王上。”
“免礼。”嬴政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他没有回头,只是用手指在地图上一个点重重敲了敲,“廷尉请看,此地,南阳。”
李斯顺着他的指尖看去,心中已在飞速盘算。
“寡人刚刚收到密报,”嬴政的语气终于有了一丝波澜,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韩国南阳郡守,叶腾,愿率其郡及麾下军民,归降我大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