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完结(2/2)
在机场外一个预定的接应点,陈默和陆思源坐在一辆车窗贴着深色膜的轿车里。
那个“地勤人员”推着手推车靠近,迅速将合金箱转移到轿车后备箱。
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车辆便平稳地汇入了机场路的车流。
“东西到手了。”副驾驶上的陆思源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陈默坐在后座,表情依旧平静,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去红磡火车站。”
车子没有做任何停留,直接驶向九龙的红磡火车站。
在那里,陈默和陆思源带着珍贵的“行李”,登上了北上的列车。
他们购买的是软卧包厢,箱子被妥善地安置在床下。
列车呼啸着穿过新界的田园风光,驶过罗湖桥,进入了深圳地界。
当列车缓缓停靠在深圳站的月台时,夜色已经深沉。
陈默和陆思源提着箱子刚走下火车,早已等候在站台上的几名身着便装但身形挺拔、目光锐利的男子便迎了上来。
为首的一人与陈默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看向陈默手里拎着的合金箱。
“一路辛苦了,车就在外面。”
陈默和陆思源一直紧绷的肩膀,才真正地松弛下来。
陈默信守承诺,将那个珍贵的合金箱交给了深城的专家团队。
他与陆思源并未在深城久留,很快便返回了京城,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过后表面恢复平静,但深处已在酝酿变革。
一个月后,那只箱子再次回到了陈默手中,与之同行的,还有几位签下了严格保密协议的顶尖技术专家。
一年后,默雪纺织厂内,那台经过无数次修改、调试,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国产纺织机一号”正式启动。
当机器发出平稳的轰鸣,流畅地织出第一米质地精良、花纹复杂的布料时,车间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难以自抑的欢呼。
这不仅是一台机器的成功,更是一个标志,意味着在关键领域的技术壁垒上,终于被撬开了一道坚实的裂缝。
依托自主技术带来的成本和质量优势,默雪服饰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1983年,“默雪”品牌的直营店如同雨后春笋,开遍了国内主要城市,以其新颖的设计、可靠的品质,成为备受消费者青睐的国货品牌。
陈默敏锐地感知着时代的脉搏。
1984年,在纺织主业根基稳固后,他开始将目光投向房地产行业,在象征着改革前沿的深城,果断购入了数块具有巨大潜力的地皮,为未来的商业帝国埋下新的基石。
资本如同雪球,在正确的轨道上越滚越大。
1988年,陈默名下产业的年利润总和,使他成功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一个亿。
手握重金,他当即重返港岛这片曾经的“战场”,不过这一次,是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到九龙地区的开发热潮之中,开启了国际化的布局。
时光荏苒,到了1995年,陈默的商业版图早已横跨纺织服装、房地产、酒店投资等多个领域,默雪集团已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商业巨头。
他的个人身家,已然超越了前世曾经的巅峰,达到了一个全新的,连他自己在重生之初都未曾设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