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集:《社区:苗医健康驿站的成立》(1/2)
苗医驿站:家门口的健康守护
初秋的阳光透过香樟树的缝隙,在晨光社区的水泥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社区活动中心门口,几位提着菜篮子的老人又像往常一样驻足张望,眼神里带着期待。“叶医生和苏医生今天还来吗?”王大爷揉着膝盖,声音里藏不住焦急——前阵子社区义诊,叶尘给他贴的草药贴缓解了风湿痛,如今药贴快用完了,他总盼着能再找叶尘看看。
这样的场景,社区主任李梅看在眼里。自从上个月那场苗医义诊后,居民们对叶尘和苏瑶的念叨就没断过。有说想再学几个推拿手法的,有问草药贴在哪买的,还有老人拿着病历本,希望能让叶尘再把把脉。这天下午,李梅索性拨通了叶尘的电话,开门见山地说:“叶医生,咱们社区想建个‘苗医健康驿站’,你们要是有空,定期来坐诊,居民们也不用总惦记着了。”
电话那头的叶尘几乎没犹豫,当即应了下来:“李主任,这是好事啊!我们正想着怎么把苗医服务做得更实在,驿站刚好能帮上忙。”一旁的苏瑶听见了,也凑过来说:“我们还能自掏腰包添置点东西,桌椅、血压计这些基础设备,得让居民来了舒服。”
挂了电话,两人立刻忙活起来。叶尘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家具店,挑了四张结实的木桌和十几把靠背椅,特意选了带扶手的款式,方便老人坐下。苏瑶则跑了好几家医疗器械店,对比了三款血压计的精度,最后选了带语音播报的,“老人眼神不好,能听见数值更放心”。除此之外,叶尘还定制了一个草药展示架,把常用的艾草、薄荷、金银花等草药装在透明玻璃瓶里,贴上标签,既方便居民认识,也透着几分苗医的特色。
驿站选址在社区活动中心的一间闲置房间,不大,但采光很好。李梅组织志愿者帮忙打扫时,居民们听说要建苗医驿站,都主动来搭把手。王大爷搬着椅子,笑着说:“以后在家门口就能看苗医,这可是咱们社区的福气!”
开业那天是周六,天刚亮,驿站门口就排起了队。叶尘穿着白大褂,早早地坐在诊桌后,面前摆着脉枕和一叠草药贴;苏瑶则在旁边的桌子上放好了血压计和血糖仪,手里还拿着厚厚的苗医养生手册。第一个来的是张阿姨,她捂着额头,脸色有些苍白:“叶医生,我这头晕的毛病又犯了,去大医院查了好几次,也没查出啥问题,你帮我看看呗。”
叶尘让张阿姨坐下,指尖搭在她的手腕上,仔细诊脉。片刻后,他说:“阿姨,您这是气血不足,平时是不是总觉得没力气,晚上也睡不沉?”张阿姨连连点头:“对对对,就是这样!有时候做饭都觉得累。”叶尘笑着说:“别担心,不用吃药,我教您两个法子。”他从展示架上取下装着红枣和桂圆的瓶子,“您每天用三颗红枣、五颗桂圆煮水喝,坚持一个月,气血能补上来。另外,我再教您‘梳头养生法’——用木梳子从额头梳到后脑勺,每天梳十分钟,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头晕会减轻很多。”
苏瑶在一旁帮张阿姨测了血压,数值正常,她又递过去一本养生手册:“阿姨,这里面有梳头的步骤图,还有其他养生小技巧,您回去慢慢看。”张阿姨接过手册,小心翼翼地揣进兜里,连声道谢:“太谢谢你们了,比去大医院方便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