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集:《传承:苗医培训班的新学员》(2/2)
学员们跟着学,有人蹲在地上仔细辨认,有人拿出笔记本画图。小林走到一处溪边,看到水面上漂着几片圆圆的叶子,刚想伸手去捞,就被叶尘拦住了:“那是浮萍,能发汗解表,但性凉,孕妇不能用。”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各种草药的生长环境,“咱们苗医认草药,不光要看样子,还要记它长在什么地方——向阳的地方多是温性草药,背阴的地方多是凉性草药。”
走到半山腰时,张医生突然指着一棵大树喊:“叶老师,那是不是杜仲?”叶尘抬头一看,笑着点头:“没错,杜仲树皮能补肝肾、强筋骨,采的时候要剥成小块,不能伤了树干。”他爬上树,小心翼翼地剥下几块树皮,递给张医生,“你闻闻,有股淡淡的香味,这才是正品。”张医生放在鼻尖闻了闻,恍然大悟:“以前在医院里见的都是炮制好的杜仲,今天才算见着新鲜的,难怪你说认草药要接地气。”
采药回去的路上,学员们的竹篓都满了。小林的竹篓里装着紫花地丁、蒲公英、薄荷,还有几片杜仲树皮,她小心翼翼地把草药分类摆好,生怕压坏了。“叶老师,您怎么什么草药都认识啊?”有位学员忍不住问。叶尘望着远处的苗寨,眼神里满是怀念:“我小时候跟着李阿婆上山采药,她教我认第一株草药时就说,草药是活的,你对它上心,它才会跟你‘说话’。这些年我走了不少地方,见了不少草药,记的多了,自然就认得了。”
培训班最后一天,结业考试分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理论考试时,学员们埋头答题,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实操考试里,小林抽到的题目是给“患者”贴草药贴、做推拿,她沉着地先给“患者”擦热皮肤,找准穴位贴好草药贴,然后双手握住“患者”的肩膀,力道均匀地按揉起来。苏瑶站在旁边看着,轻轻点了点头。
颁发结业证书那天,市非遗保护中心的主任也来了。他看着二十位学员手里的证书,笑着说:“咱们苗医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现在有你们这些年轻人接着,不愁传不下去了。”叶尘接过话筒,目光扫过每一位学员:“今天拿了证书,不是结束,是开始。你们有的是医护人员,有的是社区工作者,还有的是刚毕业的学生,不管你们以后在哪里,都别忘了——苗医的手艺是用来帮人的,把学到的东西用在实处,让更多人受益,这才是对传承最好的交代。”
散场时,小林拿着证书走到叶尘和苏瑶面前,眼睛亮晶晶的:“叶老师、苏老师,我以后想考苗医执业证,留在社区做苗医调理,把咱们的苗医手艺传下去。”叶尘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啊,以后遇到不懂的,随时来问我们。”苏瑶从包里拿出一本新的《苗医草药图谱》,递给小林:“这是给你的,里面有我和叶老师补的新方子,好好学。”
小林抱着图谱,看着手里的结业证书,突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那不是一张纸,而是一份责任。她想起半个月前自己还对苗医一无所知,如今却能认草药、贴药贴、做推拿,更重要的是,她知道了苗医不只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守护。就像叶老师说的,把苗医的温暖带给更多人,这才是传承的意义。
夕阳下,学员们陆续离开,叶尘和苏瑶站在非遗保护中心的门口,看着他们的背影。“你说,咱们这第一期培训班,能开出多少花?”苏瑶问。叶尘望着远处的晚霞,笑着说:“只要有人愿意学,愿意传,总有一天,苗医的种子会在更多地方发芽。”
风从耳边吹过,带着山里草药的清香,仿佛在回应他们的话——传承之路或许漫长,但只要有人走下去,就一定能看到更远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