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4章 东方朔

第14章 东方朔(2/2)

目录

东方朔以博闻强识闻名于世,据传世上没有他不认识的东西,一次, 在建章宫后阁的栏杆之间曾出现一种动物,形似麋鹿,无人能识。武帝召东方朔前来辨认,他却先请求赏赐美酒粱饭,又索要数顷公田鱼池,方才开口:“此物名为驺牙,因其牙齿前后整齐相等,无锋利犬齿而得名。远方当来归义,驺牙便会提前出现为祥瑞。”一年之后,匈奴浑邪王果然率领十万部众归降汉朝,应验了其预言,武帝大悦,又赏赐给东方朔大量钱财。

东方朔曾作《答客难》,以主客问答的形式抒发心声。有博士先生质疑他“修先王之术,博闻辩智,然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他答道:“张仪、苏秦之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得士者强,故能身居尊位;如今圣帝在上,天下一统,贤与不肖难分高下,即便张仪、苏秦再生,也未必能得一官半职,我能以滑稽之姿得帝王青睐、免于祸患,已属万幸。”他又作《非有先生论》,借虚构人物阐述忠臣直谏往往招祸、奸臣佞言却能自保的道理,委婉提醒君主虚心纳谏。其文皆被载入史册,成为汉代文学的独特篇章。

后来,东方朔的形象在民间逐渐被神化,衍生出诸多精彩传说。“东方朔偷桃”的典故出自志怪小说《汉武故事》,传说西王母瑶池设蟠桃会,蟠桃三千年一结果,食之可长生不老。东方朔听闻后,潜入瑶池偷食蟠桃,被西王母撞见。他从容辩解:“臣乃人间东方朔,闻蟠桃仙美,特来一尝。臣食之长寿,便可常为陛下讲述人间趣事,岂不美哉?”西王母被其机智打动,不仅不罚,反而赠桃予他。

“怪哉虫”的故事则最早见于南朝《殷芸小说》,相传宫中曾出现一种奇异虫子,身形似虾蟆,无人识得。汉武帝问东方朔,他答道:“此虫名为‘怪哉’,昔年秦朝拘系无辜百姓,百姓哀怨叹息‘怪哉’,怨气凝结便成此虫,以酒浇之便可消散。”汉武帝依言而行,以酒灌虫,虫子果然立刻消失不见。

班固在《汉书》中批评东方朔“名过其实”,然而两千多年过去,他的故事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