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东方朔(1/2)
东方朔的生年,生于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卒于公元前93年左右,平原厌次人,自幼失怙,兄嫂把他抚育成人。他十三岁学书,十五岁击剑,十六岁诵《诗》《书》,十九岁习孙吴兵法,短短数载兼修文武,博览群书,不仅钻研经术,更广泛涉猎诸子百家,民间术算。
汉武帝即位之初,广征天下贤才,东方朔上书自荐,洋洋万言写满三千竹简,需两人抬入宫中,汉武帝逐字阅读,每读到精彩处便做下标记,足足读了两个月才尽数读完。书中东方朔自称“身高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武帝赞赏其胆识才情,召其入京,授“待诏公车署”之职。然此职俸禄微薄,难近天颜,东方朔心生一计,故意告知宫中侏儒:“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侏儒们惊恐万分,纷纷向武帝哭诉。武帝召见东方朔问责,他却从容对曰:“侏儒三尺,俸一囊粟;臣九尺,亦俸一囊粟。侏儒饱欲死,臣饥欲死。陛下若以为臣无用,可罢归故里,勿令在此虚耗粮食;若以为臣有用,当予正当职位。”武帝遂升其为常侍郎,使其得以常伴帝王左右。
汉武帝喜好“射覆”之戏,就是一种把物品藏于器物之中让别人猜的游戏,一次将壁虎藏于盆下,群臣皆未能猜中,东方朔占卜后说道:“此物似龙无角,似蛇有足,能飞檐走壁,当是壁虎。”一语中的,武帝大喜厚赏。
东方朔渐渐受到武帝信任,从常侍郎升至大中大夫。他每次受武帝赐食,饭后便将剩余肉食尽数揣入怀中带走,以至于弄脏衣衫;武帝多次赏赐缣帛,他也尽数扛回家中,随即用来迎娶长安城中的美貌女子,却往往相处一年便弃之另娶,将所赐钱财尽数花在女色之上。文武官员称他为“狂人”,武帝却说:“若东方朔摒弃这些行事,你们又怎能比得上他?”有人当面嘲讽他的癫狂,他却坦然答道:“像我这样的人,不过是避世于朝廷之中罢了。古代的隐士遁于深山,而我在宫殿之中便可避世全身,何必非要栖身深山蒿庐之下?”酒酣之际,他还曾据地而歌:“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所谓金马门,本是宦署之门,因门旁有铜马而得名,这正是大隐隐于朝的实例。
有一次,汉武帝欲修建上林苑,圈占城南大片民田以供游猎享乐,群臣皆不敢反对。东方朔上书《谏除上林苑》,从民生、道德、安危三方面痛陈利害,直言此举“绝陂池水泽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更引用殷纣王、楚灵王、秦始皇因奢靡而亡国的事例作为警示,劝诫武帝体恤民生,勿重蹈覆辙。武帝虽最终仍修了上林苑,却因这份直言缩减了规模,并赏其黄金百斤,以表彰其忠谏之意。
有一年中伏伏,武帝赏群臣食肉,宦官尚未宣旨,东方朔便自行割肉归家。武帝次日问责,他却道:“臣有罪三:不等陛下之命而割肉,是为无礼;割肉不多,是为清廉;将肉遗妻,是为爱亲。”武帝被其诙谐自辩逗笑,不仅不罚,反而加赏酒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