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王充(1/2)
王充字仲任, 出生于公元27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逝世于公元97年(东汉和帝永元年间)。
王充的祖籍在魏郡元城,也就是如今的河北大名,他的先祖王贺是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祖父,当年王家在朝堂上封侯拜将,权倾一时,算得上是东汉顶级的门阀世家。
可世事无常,新莽政权一倒,王家因为政治牵连,丢了爵位,没了封地,只能背井离乡,迁到会稽阳亭,家道彻底中落了。可祸不单行,祖父王汛性子“好勇任气”,在当地结了仇,没办法,只能又搬到钱塘县经商避祸;到了父亲王诵这一辈,再迁到上虞。
王充出生的时候,王家早已是“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日子过得窘迫不说,还因为祖辈的恶名,被乡里人戳脊梁骨,讥讽他们“宗祖无淑懿之基”。
王充自幼喜欢读书,六岁开始习字,八岁进了书馆,百十来个学童里,就数他最省心,先生称赞他说“唯充无过”。
十岁的时候,王充已经能读懂《论语》《尚书》,一天能背诵上千字,乡里人提起他,都夸他“恭厚仁孝”,是个难得的好孩子。十八岁那年,他揣着仅有的盘缠,背着书箱,一路辗转到了洛阳太学求学。
在太学,他师从着名史学家班彪,因为穷,买不起书,他就天天跑到洛阳的市肆里,趁着老板不注意,“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就这么着,从诸子百家到历史典籍,凡是市面上能见到的书,他几乎都读遍了,渐渐练就了“博通众流”的学问。在洛阳期间,他还和班固、贾逵这些当时的顶尖学者交游论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