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节(2/2)
今日早饭若不是在前厅吃,便就是在正堂中摆饭。
而看这走的方向也不是朝大门方向,而往内里正堂中走去,玢欢心里有点发毛,不知道会有多少长辈在那里等着自己。
没想到,到了正堂外后,赫然竟只有一位估摸着六旬左右的老人坐在席上,正悠闲的吃着早饭。
玢欢疑惑的看向了独孤宸,他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并未先跟她说话,而是恭敬的向席上的老人微微的行了个礼,“父亲,我回来了。”
父亲?玢欢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老人,偏着头心想,这独孤家这么大的家业老来得子,怎么没把独孤宸宠成顽固子弟呢。
心中想着,脸上却是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却突然被席上老人眼光一扫,背上不禁打了个寒颤,连忙收腹挺胸,右手压住左手放在腹胸中间,微微鞠了个躬,竟然下意识的行了个万福礼。
刚低下头去时,脑子中不禁已是有些后悔,自己是抽的哪门子风,行了个这么正式的万福礼!
还未及行完,一旁的老爷子居然兀的哈哈大笑了起来,“你这小媳妇儿还真当自己进了古代府邸了罢!哈哈——”
那笑声豪迈,都要震得房顶都掀了起来了,玢欢一脸黑线,却又不敢反驳,只好咬了咬唇,可怜巴巴的望着独孤宸。
独孤宸此时也是嘴角微微勾起,将她拉得坐了下去,随手再给她布了碗筷也不再提刚才的话题,催促她吃早饭。
“你这小媳妇年纪太小,别吓坏她了,你去把老席叫来,告诉他下午的事儿推了。”
吃罢饭,老爷子依然坐在原地,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却先把独孤宸给支开了。
玢欢听他说下午的事儿,突然想起来昨晚独孤宸说过要见什么长辈,现在却被老爷子挡了下来。
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独孤宸听老爷子这么一说脸色竟然有些严肃,微微的点点头,也不再看玢欢便出了门去。
等到独孤宸的身影消失在了门口,老爷子突然一转脸便笑眯了眼,起身走出了正堂,来到一侧的园子中,随意在一把椅子中坐了下来。
玢欢自觉的跟了上去,这园子不是很大,园中正放着几把太师椅,围着中间一个石桌,一旁放着许多烹茶的器具,非常齐全。
她随着老爷子走到了石桌旁,只乖乖的站着,等着听老爷子说话。
老爷子坐定了,开口道,“小丫头,给我煮一壶茶来。”
对立!你是什么人【10】
玢欢一听,眼角禁不住抽了抽,她是学过烹茶,那是在她五岁的时候,母亲亲自教的,可是这都多少年了,况且现在谁还烹茶喝啊。
想到这里小脸一皱,就做成了一张苦瓜脸,“这烹茶味道也太怪了,要不,您就喝点泡茶吧,别烹了。”
老爷子本就想打趣下这个小妮子,只是随意找了个话头,没想到她真的还知道一星半点的皮毛,也不介意她说话直来直往,只笑笑的点了点头。
玢欢走到一旁看了看炉子的火候,那里面是极为漂亮的炭火,烧的正好,看来他们来之前一直是有人在看管的。
想到此处,她将一旁的水壶在手中颠了颠发现里面已经有了水,便直接放置到了炉上等着水开。
放置好了水壶,她又走到一旁的木架子上,只见上面各种竹筒罐子,打磨得格外精致,打开一闻,各种茶香弥漫在鼻尖,久久不散,都是好茶。
她偏着头想了想,挑了最顺手位置的一罐茶,打开一看一闻,脑中仔细想了想,确定应该是六安瓜片。
这六安瓜片以制成形似瓜子命名,十分好认,跟碧螺春龙井之类的一样,在中国历史也是底蕴十分丰厚的一种茶叶。
这般看茶选茶之时,壶中的水已开始沸腾。
玢欢直接忽视了那架子上的整套茶具,而是随意拿过两只玻璃杯,将被子和茶都放在了石桌上,提了水壶便倒了些水进杯子中后将水壶放在一旁的架子上不再继续加热。
她手握着玻璃杯觉得差不多杯热后,便将热水倒出,此时再打开竹筒抓了适量的茶叶丢入,杯中热气烘着这娇嫩的茶叶,已被烘出了阵阵茶香。
一旁的水壶被放置了一会,热气已有些散去,她心中也不是很有把握,可是也不能做的更好了,便将水壶拎起贴着杯沿注入了约莫三分之一的热水进入了两个玻璃杯中。
只见这时候茶香高郁,不能品饮,然恰是闻香最好时候。
她松了口气,闻起来好像不是太差。便将杯子移了过去,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