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皇帝驾临宁州(2/2)
太子是他从小教养长大的,可是和宗政御一比,却还是显出了差别来了。
虽然不想承认,但到了今天,皇帝哪还不出来,这曾经被他忽视的儿子有多优秀。
这是燕儿给他生的儿子。
如果当初他没有封冯氏为后,御儿就是他的嫡子,他一手教养出来的儿子。
而现在,这个儿子的聪明才智,与他毫无关系。
太子内心里的震惊并不比皇帝小,他一直知道皇弟是聪明的,只是因为身体原因,所以才受限了。
没想到,皇弟能把宁州变的如此这惊人。
太子扪心自问,他能做到吗?
他心里摇头,别说他现在,就是他当了皇帝后,他也未必能做的这样好。
皇弟真的太优秀了。
他不如也。
朝臣们也惊艳的不行,宁州实在是太好了,他们骑马跟着走一圈,不仅挑不出一丝错来,甚至有一种恨不得留下来养老的感觉。
但朝臣们理智也在,这里是宁王的封地,他们就算退休了,也未必会来这里养老。
倒是毅勇侯,这心里激动的不行,他很骄傲,很自豪。
这是他的外孙啊。
如此的优秀。
想到自己那福薄的女儿,毅勇侯心里一叹。
万般都是命啊。
严家的人心里就不舒服了,宁州的变化,让他们危机感顿生。
所以严尚书直接就开口和宗政御要技术,听的毅勇侯都愤怒了。
简直厚颜无耻。
“本王也希望大雍所有的州城都变成更好,也欢迎各地官员前来宁州一观,如果想要水泥,本王也会惠及。”
宗政御说惠及,但可没说不收钱。
而且想要他的水泥技术,那不可能。
“宁王殿下,既是为大雍百姓造福,这水泥方子应上交朝廷,由各地建造。”
严尚书的话让宗政御笑了,“宁州所有的一切,还有宝路大道,那可都是本王出银子的。大雍全国各地要建造,户部出多少银子?还有宁州建造所需的费用,户部是不是要补偿?”
严尚书心里不悦极了,宁州建造,户部尚书确实没有出一分钱 ,可那不是因为宁州的那些钱都被宗政御收入囊中,根本就不交给户部。
想到那么大笔巨款,被皇帝轻飘飘的就给了宁王,严尚书现在想起来都心痛着呢。
而且宁州这几年因为建造的关系,宗政御跟皇帝哭穷,皇帝直接就免了宁州的税。
所以这几年,宁州都没有上交国税,严尚书房里耿耿于怀。
“严尚书,行了,御儿这几年治理着宁州,耗尽了钱财,你还盯着御儿不放。这水泥是御儿弄出来的,你让御儿交出来也没理,待回了京,再商讨各地要如何建造之事吧。”
皇帝对严尚书也不满,这才刚到这里,就迫不及待地问他儿子讨要水泥方子 ,未必也太心急了。
而且水泥方子,他这个老子都没有说话呢,你一个臣子就急赶赶的要夺他儿子的东西。
也不怪皇帝不高兴。
私下太子就和宗政御道,“这几年,孤查着户部,查出了不少事情,如今西域那边不安份,其它边境小国也虎视耽耽,严家势大,牵一发动全身啊。”
宗政御也知道太子的顾虑,严家半朝势力,一处理,整个朝廷都会动荡。
再加上前朝还未必,到时候就给那些边境小国可趁之机了。
所以宗政御道,“皇兄,不急,先斩他左臂右膀,再慢慢削弱他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