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风雨前的平静(2/2)
“事了之后,我们便去寻个富庶宁静的小城逍遥度日,若是遇到合眼缘的孩童也可养在身边教他刀剑招式。”萧珏眺望着远处盛景,深思早已飘远,还在幻想日后二人该如何逍遥度日,却没看到身边人脸色不佳。
先头只当闻人瑜开了窍主动亲近,直到人整个跌进怀里才慌了神。
冬日里自是裹着棉衣貂裘出门,闻人瑜身上套的那件原是极罕见的雪狐皮毛缝制,可此刻他人的脸色反倒比那狐裘还要苍白。
“来人!传太医!”萧珏此刻心中懊恼,他怎么就一时忘情,哪壶不开提哪壶。瞧闻人瑜双目紧闭、脸色煞白,便隐隐猜是自己方才的话凑巧引得闻人瑜回想旧日之事,只恨不得给自己几个嘴巴子,但他方才慌乱之中这一吆喝,却也让无关的兵丁随从瞧了去。
随行的石安等侍卫过来帮忙将闻人瑜搀扶回了马车内,萧珏将人扶到软塌上躺着,待随行的太医赶来细细诊脉,只言道是忽而大喜大悲,再加之身子虚弱还未调理得宜,一时气血上涌才致昏厥,好在并无大碍,只好生养着便无事。
萧珏屏退了左右,只留下石安一人听令。
闻人瑜正昏睡着,只是他身子不适睡得并不踏实,间或有那么几句迷糊的呓语。
“王爷,楼主……”
石安一时失言,萧珏立时眼神似刀盯在他身上,冷冷道:“石安,你给我记着。以后没有什么朱怀璧和楼主,只有我的挚爱闻人瑜,他字琼之,是一路伴我护我、有情有义的侠士。”
见是动了真怒,石安立即垂首请罪:“属下糊涂,王爷恕罪。”
“听着,出去同其他人说明,再去一封信回王府叮嘱苏拂通报全府。即日起不得有人提报仇之类的话,若是惹得琼之想起什么不该想的,便别怪我不顾昔日的主仆情分!”
“属下领命,只是方才王爷带公子回来,怕是不少人瞧着了,是否要?”石安朝萧珏比了个手势,示意是否要灭口。
萧珏摇摇头,只道:“不必,去叮嘱他们一声不要乱传乱说。本来也不可能一直瞒得住,让他们觉得我还有把柄可拿捏也好,省得日日装神弄鬼费劲了。”
他可以想到,只怕自己还没回京,他养孪宠的流言就要传出去了,不过有把柄好过没把柄,省得那兄弟俩整日惦记着寻他的短处,主动送出去的把柄有朝一日他也可以收回。
闻人瑜再醒来时,人已经到庄子里了,再偏头一看,外面天已昏黄,也不知睡了多久,他甚至不记得自己是如何睡过去的。
萧珏与人说完话回来时,见闻人瑜已坐了起来,手扶着额头,皱着眉不知在想什么。怕他再想起白日里的话,忙走过去坐在床边,拉过手关怀道:“可好些了?太医说你如今身子弱,是着了山风引发的头痛,并无大碍。”
冬日里寒风刺骨,萧珏说得倒也在理,闻人瑜脑子昏昏沉沉的也就没有多想,点了点全当是应了。
萧珏又道:“我让人送晚膳来,先让太医再给你问一次脉,等用过了饭食我陪你去泡一泡热汤泉,说不准能驱驱你身上寒气。”他自是做了万全准备,又上下吩咐打点了一番,连诊脉的太医都是被敲打过一番,被唤进来时低眉顺眼,眼皮也不擡,只问了平安脉便同萧珏禀报一二。
那话自然也是先头说好了,一概只说无事,凡有哪里不对一概隐下事后再说,当着闻人瑜的面便只说着了寒气要驱一驱,倒是同萧珏说得一样。
至于那泡汤泉之事,也是萧珏私下的念头。
他同闻人瑜纠缠了十余年,除去之前为报父仇而假意昏庸之际亲近了些日子,却也是发乎情止乎礼。如今‘朱怀璧’成了闻人瑜,便也没了所谓的师徒顾忌,便联合旁人三言两语将人骗去跑汤泉。
萧珏屏退了旁人,‘屈尊降贵’亲自侍候闻人瑜宽衣。他并非没见过闻人瑜身上的旧伤痕迹,但今时为了泡汤泉将人剥了个干净方知当日所见不过九牛一毛。
若说狰狞自是闻人瑜后背,整片脊背几乎摸不到一块光滑完整的皮肉,而自颈侧蔓延至双臂,连腿上足面亦有不少零碎的旧伤,更多的是塌陷进去的鞭痕和刀剑伤,似足面膝窝肘腕这等皮肉薄弱的地方则是大大小小的烙铁痕迹,只是时至今日瞧不出完整模样了。
“玉郎?”
被抓着肩膀翻压在池边,闻人瑜有些吃惊地扭头询问,却被萧珏自背后紧紧抱着,湿热的吻自后劲一路下滑至背脊。
萧珏的吻青涩却真挚,热汤氤氲,烘得人双颊潮红,也好似将理智一并烧了去,只剩下灼热的叹息和低声呢喃,以及五指相扣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