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2/2)
这一声呼喊过后,随后车内的人就听得响应声此起彼伏的响成了一片,紧接着马车外面就传来了一阵阵惨叫,仿佛一瞬间外面就乱成了一团。
要是平日里,平头百姓连小吏都不敢招惹,又那里敢招惹官府宝眷?可如今车内的人听那情形,好像百姓们已经掀翻了府衙家的马车,恍惚间似乎还有人喊:“打死人了!”
听见外面已经是这种混乱的情况了,马车中的众人都是心底发寒,大人们紧紧抱着孩子顺便虚虚的捂住孩子的嘴,谁也不敢吭声。
吴淑娴又楞了几秒,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才想起自己在县志上看到过,历史上淮扬县城的水患,从来就是一下就过掉的。此刻人多堵了路先不说,百姓们显然已经因逃生艰难起了仇富仇官心里。自己这一家子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没法子出城了,两下权衡不如调头回去县衙的好。县衙建在城东,地势比其余的地方都要稍高些,再加上县衙的房子建的肯定比民居结实,说不定回去了反倒能躲过这一劫。
思及此处吴淑娴当即立断,她撩开门帘低声的和泰叔交流了一下,泰叔便下了车辕和侄儿交代了几句,两人便开始拉着马艰难的调头。
回到县衙比走出县衙多花了一倍的时间,等大家进了县衙的大门,泰叔立刻指挥着身体健壮的仆妇,齐心协力的把县衙堆重要文书的所有的大柜子,推到一起做出了一个还算大的平台。随后他们又拖了好几张厚重的桌子,四下里抵住大柜子。
等做完这一切,屋子里开始进水了,泰叔慌忙让人搭了梯子,将女人和孩子先安置在大柜子做的平台上,而他自己则带着侄儿坐在了桌子上大喘气。
敏感的孩子们,在大人们做事的时候,谁也没有像往日一样疯闹,一个个都睁着惊恐的眼睛,双手紧紧抓着抱着自己的人,大气都不敢出。
等女人和孩子都挤在柜子顶安顿好,孩子们开始觉得饿了,柳妈妈低叹着接□上的包袱,默默的拿出东西喂了孩子们。
一大家子人,就这样提心吊胆的眼看着水势迅速的涨了起来,也不过是一个时辰的辰光,水便涨到了桌子上,淹没了泰叔和他侄儿的脚。吴淑娴心里紧张极了,她怕水还要往上涨,忙让柜子顶的人相互再挤一挤,让泰叔和他侄儿也爬了上来。
吃饱了的孩子熬不住困,已经不管不顾的睡着了,而大人们的心却都提溜着,虽然大家都不说话,但没一个人不害怕水势还会接着涨的。
还好水势也就是漫过了桌子少许,便没再往上涨了,这些桌子也都因材质紧密厚重之故,只是被水冲的挪动了一些位置,但都没有飘起来。
就这样大家煎熬了一晚上,第二天天才麻麻亮,水势便开始缓缓的往下退了。
泰叔的侄儿是这群人里面最年轻的男人,等能看清楚屋子里的情形了,见水已经退得七七八八的了,毫不犹豫的就爬下了柜子顶。
等一家子人陆陆续续的下了柜子顶出了屋子一看,就见屋内屋外,到处都是淤泥漫脚,一些小东小西,浮在淤泥面上到处都是。
吴淑娴和吴六姐心有余悸的长叹一声,也顾不得休息,便开始指挥人收拾起来。
重整家园只是虽累但也只是体力活,吴淑娴和吴六姐、柳妈妈等人,此刻无一不担忧着昨日奋战在堤坝上的亲人。
一场大水过后,淮扬城里城外都是一片狼藉。天灾降临,可不会看着贫民百姓和达官贵人区别对待,所以县衙外侥幸逃生了的人,很快的就开始大呼小叫的寻找起了家人。泰叔的侄儿也自告奋勇的出了门去打探消息,家里的女人心里此刻就是再担心难受,但想想昨日外面的百姓收拾府衙马车的情形,也只能边收拾边等消息。